高通为何突然大规模裁员?

类别:名企新闻  出处:网络整理  发布于:2023-09-21 11:09:37 | 537 次阅读

    据报道,近日手机芯片巨头高通中国上海研发中心将大面积裁员,赔偿标准起步为N+4,对于无固定期限的员工,将赔偿N+7,且没有三倍封顶的限制。高通为何突然大规模裁员?
    9月20日消息,来自篱笆社区的用户发帖讨论称,“高通裁员n+7,没有三倍封顶限制”。尽管此消息没有细说具体细节,但结合近期网传的相关消息以及网友的讨论,“导火索”应该是高通将撤离上海的传闻。
    Q2、Q3业绩大幅下滑
    Q2利润同比下降42%
    2023年5月初,高通公布了截至 3 月 26 日的第二财季业绩,季度营收和利润均低于华尔街预期。高通称智能手机行业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用完多余的芯片库存,然后新的订单才会到来,高通预计芯片营收为 69 亿至 75 亿美元。
    财报显示,高通当季营收 92.75 亿美元(当前约 641.83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17%;净利润 17.04 亿美元(当前约 117.92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42%。
    受此消息影响,高通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近 7%。高通美股盘后跌幅还剩 6.59%。此前该公司表示,其预测也考虑到了宏观经济疲软和全球手机销售疲软的影响。
    Q3利润同比下降51.7%
    北京时间2023年8月3日上午,美股盘后,高通发布了截至2023年6月的2023年第三财年报告,报告显示:
    1、高通在2023财年第三季度(即23Q2)实现营收84.51亿美元,同比下滑22.7%,略低于市场预期(85.13亿美元)。虽然汽车业务仍有两位数增长,但是也止不住手机和IoT业务的疲软表现;公司在本季度实现净利润18.03亿美元,同比下滑51.7%,超市场预期(15.69亿美元)。净利润超预期,主要受益于非经营面的增长。由此体现出高通的经营端继续下滑,仍未走出低谷。
    2、手机当前仍是高通各业务中的项,占比超过50%。手机市场的不景气,直接影响了公司当前的业绩表现。而本季度手机端收入下滑21.6%,对公司业绩的下滑造成了直接的影响。汽车业务虽有两位数增长,但当前占比仅有5%左右。
    3、业绩预测:2023财年第四季度(即23Q3)预期收入81-89亿美元(市场预期87.98亿美元)和第四季度调整后利润为每股1.8美元至2.0美元(市场预期的1.97美元)。
    2023Q2全球智能手机下滑,影响高通核心业务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高通的主要营收为手机芯片,但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滑,2023Q2整体出货量下滑10%,同时,主要竞争对手联发科等在中端的竞争力加大,今年以来高通营收和净利润均显著下滑。第三财季营收同比下降23%,净利润更是暴跌52%。
    有分析机构认为:高通当前仍处于业绩的低谷期。由于公司5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手机业务,高通仍是名副其实的“手机股”。虽然手机产业链的存货已经出现明显下降的迹象,但当前疲软的需求仍压制着出货。高通的寒冬,还要再“熬一熬”。
    在交出营收和净利润双大跌的2023财年第三财季财务报告之后,高通CEO安蒙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确认,高通将进一步削减成本,裁员是措施之一。截至2022年9月,高通员工数量约为5.1万人。
    上个财季,高通用于重组的费用高达2.8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遣散费。今年6月,高通美国圣地亚哥总部缩减约415名人力。
    在此后不久,媒体消息称高通台湾公司计划于10月裁员200人左右,主要涉及产品工程、测试及验证等领域的人员,约占高通台湾人数的11.8%。除了裁员之外,高通台湾还计划实施无年度调薪、分红打七折的节约成本措施。与此同时,还有小道消息传高通中国区也要裁员,比例或高达40%。
    华为 Mate60 系列发布,或影响较大
    8月底,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的销售引发了国外芯片和半导体大厂的竞争忧虑。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表示,高通或因此成为主要输家,他预计2024年高通将完全失去华为的订单。根据他分享的数据,2022年华为向高通采购SoC的数量大约为2300万-2500万颗,2023年增至4000万-4200万颗。
    郭明錤的分析中指出,预计2024年高通对中国品牌手机SoC的手机出货量,将比上一年减少5000万-6000万颗,且还会持续逐年减少。
关键词:高通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334298780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排行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