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授权量占比达42.6%

类别:业界动态  出处:网络整理  发布于:2023-11-10 10:12:05 | 251 次阅读

 11月8日,国新办举行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在数字技术创新带动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发明授权量达到62.0万件,同比增长16.4%,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数据被称作信息时代的“新能源”,成为与土地、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的重要生产要素。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会上表示,我国是数据资源和数字经济大国,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50.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1.5%,位居全球第二。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研究和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据悉,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字资源、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愈发凸显。我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创造与储备持续加强。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国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有效量为127.3万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增长迅速。2022年国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授权量达到29.6万件,占国内发明授权总量的42.6%。自2016年起,年均增速为22.6%,是同期国内发明授权总量年均增速的1.5倍,创新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二是领军企业发挥创新龙头带动作用。截至2022年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有效量中,前10的国内企业有效量合计占国内有效量的比重达到10.8%,占十分之一强,在领军企业带动下,国内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有效量占比超过7成,已占据创新主体地位。
 三是数字经济创新集群发展态势显著。截至2022年年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有效量占国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有效量的71.3%,呈现“三强鼎立”的态势,东部地区加速培育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构筑数字经济发展区域新优势。
 此外,来华申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的国外企业数量稳步提升,由2016年的6418 家增长至2022年的7613家。截至2022年年底,来自全球95个国家(地区)的权利人在华拥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32.7万件,反映出国外相关企业对我国数字经济市场的高度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围绕知识产权赋能民营制造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不断增强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促进扩大民营制造业领域投资,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加强技术赋能,帮助民营企业找到好的投资项目。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民营企业精准对接,加强技术供给,帮助企业开发新的产品,增强在制造业领域投资的信心。去年以来,组织22个省份开展开放许可试点,已达成许可近万项。目前还在进一步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盘活存量,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按照制造业产业细分领域向民营企业匹配推送技术,促成技术供需对接和转移转化。
 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民营企业敢于投资。面向民营企业建立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制造,再到市场经营的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让民营企业敢于投资、安心经营。持续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和维权援助网络,为民营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目前,已在全国布局建设了103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制造业领域,备案企业超过12万家。
 三是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助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与国有大型银行密切合作,协调推出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切实加大对民营制造业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支持力度。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商标质押融资额达4950.3亿元,同比增长52.9%。其中,融资金额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性质押项目占71.6%,惠及中小企业1.8万家,同比增长41.7%。
关键词:数字经济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334298780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排行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