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从教育中来,到产业中去,华为的ICT大赛正成为提升大学生ICT知识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竞技舞台。
3月30日,华为ICT大赛2023-2024中国创新赛总决赛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31所高校的50支队伍,通过现场“演示+答辩”的方式进行总决赛的比拼。其中前12的队伍入围今年5月在深圳举办的全球总决赛。
50支队伍齐聚中国总决赛。
演示+答辩:赛事形式不断创新
本届大赛为第八届华为ICT大赛,分为实践赛和创新赛。其中创新赛主要考察学生对AI等ICT技术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学生需从行业场景或生活真实需求入手,采用人工智能+鸿蒙、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一个具有社会效益和商业价值的解决方案,并设计出功能相对完备的作品。本届华为ICT大赛中国创新赛共吸引了全国130所高校的467支队伍近1400名学生报名参赛,经过初赛选拔,终50支队伍入围中国总决赛。
本次总决赛对比赛方式进行了创新,首次采用现场“演示+答辩”方式进行。比赛现场,参赛队伍按照主要使用的ICT技术进行分组比拼,评委通过现场巡馆,考察作品的创新性、系统复杂性/技术复合性、社会效益、功能完备性,并综合参赛队伍的答辩表现进行评分,终评选出特、一、二、三等奖.
本次华为ICT大赛也是首次与高校联合举办。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颖表示:“举办高水平科创竞赛是推动‘新工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有力措施,是提高师生创新能力和检阅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厦门大学与华为此次共同举办大赛,是创新校企合作的有益尝试,也让双方的合作再次迈上新台阶。”
ICT竞技:解锁更多场景 《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现场了解到,本次中国区总决赛参赛作品运用新技术、新平台的能力突出,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操,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力令人叹服。参赛队伍通过所学华为ICT技术,结合电力、交通、物流、医疗、环境、能源、农业、文化等行业痛点,解锁更多个性化应用新场景。
例如智慧农业巡检机器人、壁画修复与生成模型、清洁能源发电预测管理系统、聋哑人手语翻译系统、留守儿童学习陪伴助手等。作品将创新性与社会效益充分融合,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郑州轻工业大学聋哑人手语翻译系统,基于“海思双芯”、昇腾AI技术,以及基于鲲鹏服务器搭载鸿蒙APP等华为ICT技术,打造了面向听障人士手语翻译全场景的可穿戴传感器手套和立体式智慧屏,用于听障人士日常生活场景交互。
华中师范大学智能问诊医药系统,使用微调大语言模型搭载医药知识库和急救指南,利用LangChain框架架构问诊大脑。以Atlas200I DK A2模拟智能药柜终端实现人脸绑定、语音交互,助力线下问诊;鸿蒙APP实现线上问诊、购药,建立后台医药管理系统监控药品数据。问诊流程简单、降低交叉感染,减少费用支出。
新疆大学天山雪莲队,基于华为IoT的智能导盲犬“灵步”,衔接了华为语音AI技术、MindSpore AI框架、华为地图服务以及微信小程序便捷接入方式。缓解目前国内乃至世界导盲犬供不应求问题,满足视障人士出行问题以及情感陪伴。
福建农林大学FAFU智慧渔业队项目,基于华为云开发水质巡检与清污救援渔业养殖机器人系统,采用物联网三层架构设计,建立渔业养殖通信网、船联网三级网络、水上救援指挥网络。兼容AIS广播网络,水上机器人和巡航无人机,形成多视角。
华为ICT大赛2023-2024入围全球总决赛队伍。 教育部高校计算机类教指委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傅育熙担任本届创新赛总决赛评委组组长,他代表评委组致辞时表示:“华为ICT大赛是一个在信息技术领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大赛,在场的各高校参赛代表队能脱颖而出,代表你们作品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获得认可。评审组将秉持公平公正原则,以评审标准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评选出作品,推动技术创新。”
构筑ICT人才生态良性平台 华为ICT大赛自2015年举办以来,不仅覆盖参赛国家、报名人数不断增加,还被正式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榜单,今年华为ICT大赛在中国,吸引了1700多所院校报名参加,人数首次突破了10万人,体现了国内高校对于ICT技术的重视和热情。
华为中国战略与Marketing部部长卢广在大赛同期举办的ICT人才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人工智能的国际竞争关键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目前各国都在积极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主导权,我们应加强产教融合,通过产业驱动,将高校与人工智能实际应用相结合,持续构建面向数字未来的ICT技术人才生态。
ICT人才发展高峰论坛。 实际上,ICT大赛是华为培养数字化人才的方式之一,此外,华为与高校合作,采用“课赛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课程融入—大赛竞技—创新创业,形成培养ICT人才的良性循环;面向职业人才,华为遵循“岗-课-赛-证”职业教育模式,以企业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对接职业标准和工程过程的岗位核心,建设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课程学习,使年轻人真正具备企业所需数字技能。
师资是教育的关键。华为持续投入师资培训,与合作高校配合,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形式,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通过教师将华为的技术以课程的方式带入学校,培养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ICT人才。近两年推出“华为ICT学院千校万里行——百校种子计划”,为产业输送新一代应用型与创新型ICT人才。
去年ChatGPT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爆发,创造了大量AI方面的人才需求。中国ICT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快速增加。根据调研,2025 年,中国ICT人才缺口将超过2000万,5年内,就业群体约有44% 的技能要求会发生改变,新兴技术人才缺口会快速扩大。
华为ICT产业战略规划与发展部惠涛表示,大模型驱动的多任务协同系统是业界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热点,也是AI软件领域主要发展方向。大模型作为未来社会突破与变革的关键力量,将深刻影响未来产业格局。AI重塑千行万业,百模千态加速行业智能化。大模型落地处于研发和应用迭代发展期,大家都有机会。数智化转型需要复合型ICT人才,构筑自主可控AI技术和人才培养体系,加速ICT产业的发展。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华为一直走在构建良性ICT人才生态的道路上,不遗余力地在ICT人才培养方面持续投入,助力全社会的数智技能水平持续提升。而人才生态的发展也将源源不断地为生态、业务带来生产力,助力数智社会释放澎湃数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