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电、世界先进等成熟制程的晶圆代工厂均下调了2024年首季报价,且对该季的产能利用率以及出货量都进行了保守预估。联电2024年第一季度的平均销售单价下调了5%,产能利用率下调3%~5%;世界先进的平均销售单价下调了2%,出货量减少6%~8%。此外,三星、台积电等也在下调成熟制程报价。三星第一季度将降价5%~15%,主要集中在8英寸与12英寸成熟制程。台积电也传出今年将针对部分成熟制程给予约2%的价格下调。
群智咨询于近期预测,2024年第一季度28nm~40nm的8英寸晶圆将普遍降价,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价格环比下降10%左右。
面对市场不确定性,晶圆代工企业如何应对? 降价是为了保产能利用率 代工企业纷纷降价的由来,是由于成熟制程芯片市场低迷,导致相关晶圆代工厂只能通过降价的方式来争取更多订单,以保证较为健康的产能利用率。
尽管近期PC和手机市场显示出回暖的迹象,但业界普遍认为,很多企业在“缺芯潮”期间的库存仍未完全释放。因此,目前很多企业对芯片的购买策略依然谨慎,仅恢复到“缺芯潮”前下单力度的三到四成。
这种局面给晶圆代工厂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为了防止订单被愿意提供更低价格的竞争对手夺走,许多晶圆代工厂采取砍价策略。
其中,专注于8英寸晶圆代工成熟制程的代工厂受创深。IDM和IC设计厂在此前的“缺芯潮”中大量下单,导致电源管理IC、驱动IC及MCU等对8英寸晶圆需求较多的芯片库存积压。与此同时,采用成熟制程的部分产品已经开始转向由12英寸晶圆生产,进一步压缩了8英寸晶圆代工厂的市场需求,使其产能利用率近期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关资料显示,2023年底,全球成熟芯片的产能比2021年底增加约20%。然而,目前的市场需求相较于2021年仍未完全恢复,这意味着新增的这部分产能将会过剩。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工厂正在积极扩大产能,据SEMI的预测,2024年至2025年期间,产能增长率将达到10%。
代工企业该怎么做? 首先,对于成熟制程代工企业而言,未来的关键挑战在于如何在维持产能增长的同时,有效应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据悉,相较先进制程,成熟制程的迭代周期更快,更需要随时适应市场变化。业内莫大康认为,虽然成熟制程技术难度较低,但是其相关产品技术的迭代周期相较于先进制程更快,市场对于产品升级的需求较高。“成熟制程更容易实现高良率,但是如果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导致其产品因技术落后而过时,或者客户已经开始采用更新的技术,那么产品的销售就会受到阻碍。”莫大康说。
然而,在产品升级的过程中,也不能盲目“跟风”,否则适得其反。莫大康认为,成熟制程晶圆代工厂在进行产品升级时,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做出自主判断,并明确承担由此可能产生的盈利或亏损后果。
“当前,多个行业的蓬勃发展提升了半导体市场的整体需求,这一市场变化无疑为部分企业带来了诱人的商机,促使他们纷纷加快产品的升级。然而,企业必须意识到,若无法有效将升级后的产品转化为实际的利润,反而可能形成负担,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在产品升级前,应进行深入的市场分析和风险评估,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莫大康说。
其次,在当今市场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代工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加强合作,不仅能够增强抗风险能力,还能更迅速地研发出新产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近日,英特尔宣布将与联电合作开发12nm工艺,相关产品预计于2027年开始生产。力积电也与日本SBI控股公司合作建立12英寸晶圆厂,制程涵盖28nm~55nm,终月产能达4万片。
“通过合作,企业不仅能够共同分担风险,还能够实现资源和技术的共享,从而加快产品升级的步伐。这样的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也有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业内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