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推动“AI+材料”产业发展

类别:行业访谈  出处:中国电子报  发布于:2025-03-11 15:21:05 | 608 次阅读

  玻璃新材料基础研究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地外空间研究等前沿领域关注的热点。长期以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科学家、科技委主任彭寿带领团队深耕玻璃新材料领域,通过持续的创新与转型,他与团队开发出的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世界薄的0.12毫米超薄玻璃、中国首片8.5代TFT-LCD浮法玻璃基板等多项重大技术突破,成功引领中国玻璃工业崛起。
  “近年来,我们围绕玻璃新材料基础研究开展了大量工作,在玻璃表征、AI设计等方面实现了突破。但不可否认,仍然和国际领先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彭寿说,主要原因在于基础研究的体系化建设还较为滞后。因此,持续提升玻璃原始创新水平,提升我国玻璃新材料产业全球竞争力,还需通过政府、企业、院校协同发力。
  从政府端,加强政策引导,通过扩大自然基金规模、设立专项产业联合基金等方式,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基础研究考核标准;从企业端,加强大科学装置建设,目前玻璃行业的大科学装置仍属空白,导致系列玻璃材料研发滞后,应由科技型企业主导,布局建设玻璃新材料行业专用大科学装置平台,如表征线站和超算中心等;从院校端,加强学科建设,进一步增设以玻璃为代表的先进无机非材料相关学科,鼓励更多的年轻学子了解玻璃、走近玻璃,为玻璃科研持续培养后备力量。
  彭寿指出,当前,玻璃新材料与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互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要不断加强跨界合作,聚焦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创新交叉。主要是学科间交叉、领域间交叉和主体间交叉。二是创新项目。面向“十五五”重大专项布局,积极开展下游企业主导的材料重大专项。三是创新组织。鼓励联合中下游企业、院校打造交叉合作联盟。
  在彭寿看来,人工智能(AI)将成为材料研发的“超级助手”,同时,新材料成果也将“反哺”人工智能取得更大突破。
  “当前各行业都在拥抱AI这一先进技术手段。在材料领域,AI将推动材料设计、性能预测、工艺优化等,重塑材料科学的研发范式的革命性改变。”彭寿表示。
  他指出,未来,要围绕基础建设、场景应用、人才队伍等方面推动“AI+材料”产业发展。依托新材料数据库持续提升材料数据源,不断强化材料多模态科学大模型、算法研发,实现对数据的AI赋能;围绕材料研发、制备、应用等环节为AI创新提供AI研发、AI设计、AI工厂等应用场景;完善AI+新材料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组建涵盖AI算法、材料学、大数据研究等复合型人才队伍,因为唯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才能实现AI+材料产业的持续融合发展。

关键词:AI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334298780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维库芯视频>>

电路仿真,电源,三极管,Mos管,二极管,电子元器件,电子技术,硬件开发,电路设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