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出货量达到 852 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9.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 “国补” 政策的有效刺激,不过商用市场和消费市场的表现有所分化。
在 “国补” 政策的推动下,消费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 21.5%,突破了 800 万台。然而,商用市场出货量为 51 万台,同比下降了 5.3%。
从市场份额来看,各大品牌各有亮点。华为以 13.6% 的同比增长率稳居市场首位。华为精准布局,其 MatePad 11.5S、MatePad Air 12 和 MatePad Pro 12.2 三款产品在 2000 - 3500 元的 “国补” 重点价位段表现出色,有力拉动了增长。同时,华为不断升级拓展线下零售渠道门店规模,也为出货量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苹果以接近 10% 的同比增长率位列市场份额第二。产品更新和 “国补” 优惠成为其出货量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尽管新 iPad 11 未能支持 Apple 智能,但 2999 元的起售价格配合 “国补” 优惠,使得 Apple 平板销售得以回暖。
小米表现尤为突出,以 56.8% 的同比增长率位居市场份额第三,成为行业前五厂商中增速快的品牌。小米凭借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多元化的渠道布局以及广泛的生态连接等优势,实现了平板出货量的高速增长。去年第四季度发布的 7 系新品在补贴刺激下销量快速提升,成为主力型号。在渠道方面,小米线上线下销售双双增长,其中线下零售渠道增速更为显著。
荣耀和联想也有不错的表现,分别以 25.5% 和 45.7% 的同比增长率位列市场份额第四和第五。
IDC 中国分析师刘云表示,“国补” 政策成效显著,为中国平板市场注入了强大的增长动力,使得第一季度市场表现远超预期。虽然第二季度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有所加剧,但新品的陆续发布以及电商活动有望延续市场的热度。
近年来,AI 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平板电脑带来了更多智能化功能。平板电脑不再仅仅是娱乐工具,更是提升生产力的重要助手。例如搜狐简单 AI,通过 AI 技术赋能,为用户提供了工作总结、活动方案、文案撰写等一系列高效的工作提效工具,还支持生成文章配图、logo 设计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智能支持。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平板电脑的上游主要由零部件供应商组成,包括
显示屏、
电池、芯片、
内存、结构件以及
触摸屏组件等核心原材料供应商。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不断推出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为平板电脑制造商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中游是平板电脑的设计、制造与生产环节,主要由生产企业构成。下游销售渠道包括品牌专卖店、
电子产品零售商、电信运营商以及电商平台等,多样化的销售渠道能够覆盖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有助于品牌商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