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名企新闻 出处:中国电子报 发布于:2025-07-22 10:36:27 | 315 次阅读
在2019年CNA便成立了住建空间事业部,针对“健康、养老”等需求,提供住宅设备、空调新风等方面的住建产品和服务。2024年4月,2024年松下中国提出WS(Wellness Smart智感健康)事业战略,包括两种商业模式:WST(智感健康生活)模式专注于与房地产企业合作打造智慧健康街区,目前已在国内落地30余个社区项目;WSH(松下智感健康空间)模式则针对旧房翻新市场,提供基于日式风格的一站式改造方案。?2025年3月,住房和城乡设计部提出将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部纳入改造范围,因地制宜实施改造。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当前旧房市场规模较大,由此产生大量的旧房翻新需求。张毅表示,住空间业务是松下的一个尝试,能拓展业务领域,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能提升松下的品牌形象,逐渐从家电制造商向品质生活的提案者转型。但中国家装市场同样竞争激烈,并且消费者需求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松下所推崇的“日式生活美学”“日式收纳哲学”能否契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仍有待市场验证。魏不同分析认为,房地产企业需要依靠外资品牌来塑造自身形象,形成溢价能力;而松下依靠房地产企业可以提前锁单,并由此扩大增量来源,增加客户黏性,合作双方各取所需。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处于市场低迷期的中国家装市场正在寻求依托“智能家居”“智慧家庭”理念重塑市场信心,而松下在家电领域的形象偏“传统贵族”,要抓住市场向智能化迁移的机会,还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合作伙伴。
松下住空间上海闵行旗舰店“找到前路”挑战重重虽然独立决策、聚焦本土的策略让松下近年在中国市场实现了明显增长,但经过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家电市场已经完成了多次洗牌。在如今的中国市场,外资品牌所面对的挑战颇多。魏不同表示,中国市场是全球变化快的市场之一。变化快不仅是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变化较快,线上平台和线下渠道也是复杂多变,外资品牌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适应不同渠道的特点和运营规则,这对其管理能力和响应速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本土品牌不论是技术的成熟度和先进性、价格的优势还是渠道方面都具备极大的竞争力。外资品牌市场份额被压缩,这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张毅表示,外资家电品牌目前在技术、服务和价格上都难以与中国品牌抗衡。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外资品牌由于起步早,仍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在高端市场拥有机会。同时,外资品牌在老龄化市场以及母婴等垂直领域尚存在优势。“能否抓住机会还要看外资品牌的本土化怎么样,效率和运营能否跟得上。”魏不同说道。对于松下而言,中国已经成为松下集团的海外市场,2024年为松下集团贡献了30%的利润,多位松下中国的高管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对中国市场的看重。但对于中国市场,松下只是众多品牌中的一个。无论是喊出“China for China(在中国为中国)”的口号,还是搭上政策的东风,松下需要拨开荆棘,找到自己的前路。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