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家电面临“披荆斩棘”

类别:名企新闻  出处:中国电子报  发布于:2025-07-22 10:36:27 | 315 次阅读

  “松下正充分利用中国在研发效率与制造成本上的显著优势,将在中国本土开发和验证成功的优质产品积极推向国际市场。”7月18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健康生活主题活动上,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松下在中国开发的洗衣机、冰箱、电饭煲、电熨斗等产品销往东南亚和中东等,众多小厨电也面向欧美市场出口,“这些举措推动松下家电在2024年出口业务上实现两位数增长”。
  这是松下控股株式会社高管对松下家电业务尤其是松下中国家电业务的肯定,在今年2月,松下控股宣布重组旗下“松下电器株式会社”,这被一些舆论解读为“松下控股将解散其家电子公司松下电器,并将退出电视机业务”,一度引起中国网民热议。松下电器在AWE2025对中国改革开放颇具代表性意义的日本企业松下正处于改革的阵痛中。继2月重组松下电器后,今年5月,又宣布全球裁员1万名员工。财报显示,2025财年(2024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松下全球净利润同比下滑17.5%,松下中国营收745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68亿元),同比下滑0.95%。这个曾经的家电巨头,似乎正处于“找到前路”的困惑中。在华业务停滞不前松下是早进入中国的外资品牌之一,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松下及日本家电曾在中国掀起热潮。然而进入21世纪,这股势头没能维持长久。自2008年开始,松下在中国的业务进入了十年的低谷期。业内人士认为松下出现了战略性失误。在2000年前后,松下电视选择了等离子技术,错过了液晶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在随后的新型显示技术上掉队。一步错步步错,松下电视自2010年进入亏损状态。近年,松下大幅缩减电视业务,并将部分电视生产转为代工,今年年初又表示考虑出售电视业务。电视是松下在家电方面陷入窘境的缩影。
  在这一时期,中国家电企业迅猛发展。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家电企业通过“价格战-技术升级-高端化”路径实现逆袭,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民消费心态也更加自信,逐渐对国外品牌祛魅。而对于这些市场变化,松下却没有做到快速响应。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总裁CEO木下步曾在采访中表示,从2008年到2018年,松下家电业务在中国的业绩没有实现较大增长的原因是松下没有实现“自主责任经营”,虽然产品研发制造都在中国,但公司经营决策等仍主要依靠日本团队。魏不同大单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魏不同表示,家电行业主要靠效率和成本胜出,松下的经历是一种必然。
  “从全球来看,这种成本和效率驱动的制造业也存在从劳动力成本更高的地区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的规律,比如从欧美向日韩转移,从日韩向中国转移。”他说道。此外,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松下在进行多元化发展时选择了多个投入巨大又产出回报较慢的项目,例如核电业务,使得松下难以将资源集中投入到家电业务中。同时,松下也忽视了中国消费者对于家电产品性价比和智能化的需求。松下住空间产品亮相2025中国厨卫展“住空间”带来转机?经历了十年低谷后,松下终于做出了改变。2019年,松下集团成立了中国东北亚公司(CNA),统筹中国区内的研发、销售、运营等工作。这是彼时101岁的松下首次在海外成立将事业和地域统括职能合二为一的公司。木下步在近期的采访中表示,中国东北亚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中国业务在中国本土决策”,目前市场占有率已经从过去的2%-3%提升到了4.4%~4.5%。近期,松下中国先后与京东、阿里云等国内企业在物流、AI家电领域达成合作,并与宇树科技合作推出了行业首台人形机器人智能导购员。
  近年来,松下中国除了继续发展家电业务外,也在尝试转型进入家装市场。

  在2019年CNA便成立了住建空间事业部,针对“健康、养老”等需求,提供住宅设备、空调新风等方面的住建产品和服务。2024年4月,2024年松下中国提出WS(Wellness Smart智感健康)事业战略,包括两种商业模式:WST(智感健康生活)模式专注于与房地产企业合作打造智慧健康街区,目前已在国内落地30余个社区项目;WSH(松下智感健康空间)模式则针对旧房翻新市场,提供基于日式风格的一站式改造方案。?2025年3月,住房和城乡设计部提出将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部纳入改造范围,因地制宜实施改造。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当前旧房市场规模较大,由此产生大量的旧房翻新需求。张毅表示,住空间业务是松下的一个尝试,能拓展业务领域,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能提升松下的品牌形象,逐渐从家电制造商向品质生活的提案者转型。但中国家装市场同样竞争激烈,并且消费者需求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松下所推崇的“日式生活美学”“日式收纳哲学”能否契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仍有待市场验证。魏不同分析认为,房地产企业需要依靠外资品牌来塑造自身形象,形成溢价能力;而松下依靠房地产企业可以提前锁单,并由此扩大增量来源,增加客户黏性,合作双方各取所需。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处于市场低迷期的中国家装市场正在寻求依托“智能家居”“智慧家庭”理念重塑市场信心,而松下在家电领域的形象偏“传统贵族”,要抓住市场向智能化迁移的机会,还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合作伙伴。

      松下住空间上海闵行旗舰店“找到前路”挑战重重虽然独立决策、聚焦本土的策略让松下近年在中国市场实现了明显增长,但经过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家电市场已经完成了多次洗牌。在如今的中国市场,外资品牌所面对的挑战颇多。魏不同表示,中国市场是全球变化快的市场之一。变化快不仅是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变化较快,线上平台和线下渠道也是复杂多变,外资品牌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适应不同渠道的特点和运营规则,这对其管理能力和响应速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本土品牌不论是技术的成熟度和先进性、价格的优势还是渠道方面都具备极大的竞争力。外资品牌市场份额被压缩,这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张毅表示,外资家电品牌目前在技术、服务和价格上都难以与中国品牌抗衡。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外资品牌由于起步早,仍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在高端市场拥有机会。同时,外资品牌在老龄化市场以及母婴等垂直领域尚存在优势。“能否抓住机会还要看外资品牌的本土化怎么样,效率和运营能否跟得上。”魏不同说道。对于松下而言,中国已经成为松下集团的海外市场,2024年为松下集团贡献了30%的利润,多位松下中国的高管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对中国市场的看重。但对于中国市场,松下只是众多品牌中的一个。无论是喊出“China for China(在中国为中国)”的口号,还是搭上政策的东风,松下需要拨开荆棘,找到自己的前路。

关键词:松下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334298780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维库芯视频>>

能源革命碳化硅,功率器件,电子元器件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