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颁布了《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并确定该标准将于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此标准是在 2008 年旧版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更新,目的在于契合现代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态势。
相较于 2008 年的旧版本,新标准进行了诸多重要的调整和补充。新增了电力传输制动系统、电力再生制动要求、紧急制动信号要求等内容,同时对驻车解除、制动衬片磨损检查、
电子驻车制动电气失效等方面的规定进行了修改完善。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新标准纳入了 “单踏板制动” 的相关要求。
按照新标准的规定,在默认状态下,车辆不允许仅依靠松开油门踏板来实现减速直至停车,驾驶员必须通过踩踏制动踏板来完成车辆的刹停操作。这一规定意味着 “单踏板模式” 在国家标准层面得到了明确的规范和约束。
业内对此次新标准的调整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这是促进行业进步的有力举措。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乘用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形式也在持续迭代升级。修订标准中的部分指标和要求,能够有效地推动、引导和规范我国汽车制动产品的发展方向。
这一新标准的实施,将会对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整个汽车行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提升车辆的安全性,保障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增强车辆的可靠性,减少制动系统故障的发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提高车辆的环保性能,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