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进入产业化导入期

类别:业界动态  出处:中国电子报  发布于:2023-07-18 10:03:37 | 302 次阅读

    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有关处室同志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等致辞,钠离子电池行业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1000余名代表出席。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负电极之间移动来实现充放电。近年来,钠离子电池凭借低成本、高安全、易制造等优势,成为行业“新宠”。今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推进先进储能技术及产品规模化应用。研究突破超长寿命高安全性电池体系、大规模大容量高效储能、交通工具移动储能等关键技术,加快钠离子电池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
    当前来看,以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电池和相关技术产品,是支持新能源在电力、交通、通信、军事、机械等各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
    电子信息司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新型电池的产业发展,从加强行业管理、统筹产业规划、支持技术创新、加快标准建设等多个维度出发,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促进新型电池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钠离子电池进入产业化导入期,虽已初步满足产业化条件,但仍存在基础研究不完备、核心材料待突破等问题。对此,有关产业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产业顶层设计。在实施“十四五”制造业系列规划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统筹资源支持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及产品的发展,从促进前沿技术攻关、完善配套政策、开拓市场应用等方面,引导钠离子电池产业高质量的发展。
    二是优化产品创新生态。加快推进钠离子电池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先进产品量产能力。同时,根据产业发展进程适时完善有关产品目录,推动性能优异、符合条件的钠离子电池在各新兴领域快速落地应用,推动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
    三是加强标准化引领。组织相关单位加快开展钠离子电池标准制定,其中包括已经立项的《钠离子电池术语和词汇》和《钠离子电池符号和命名》两项基础标准。此外,十余项钠离子电池产品标准和相关材料标准正在申请立项。下一步,电子信息司还将指导有关单位加快落地钠离子电池标准体系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天津大学、比亚迪、中科海钠、华阳新材料等相关单位的20多位围绕钠离子电池前沿技术、产品现状、应用前景、产业化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享交流。
    论坛同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还组织召开了标准研讨会,对钠离子电池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以及标准体系开展研讨。论坛还发布了《2023年钠离子电池产业研究报告》。
关键词:钠离子电池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334298780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排行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