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奋力建设制造强国高地

类别:业界要闻  出处:中国电子报  发布于:2023-12-04 10:37:34 | 2122 次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湖北是我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有基础、有责任、有能力在新型工业化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湖北经信系统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锚定建设制造强国高地目标,深入实施“七大行动”,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湖北力量。
  一是实施产业集群“提能”行动,重构集聚发展新优势。深化“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完善产业集群推进机制,培育创建3家以上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巩固提升光电子信息产业全国领先地位,打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和生产基地,形成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的生命健康产业体系,打造全国北斗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加快发展九个新兴特色产业,建立健全产业链“链长+链主+链创”机制,推动算力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量子科技、现代纺织服装、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新材料、低碳冶金等新兴特色产业发展,打造若干千亿级新兴特色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六个未来产业,围绕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未来生物制造、下一代网络(6G)、精准医疗、氢能、深地深海深天等六个未来产业,打造一批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二是实施市场主体培育“护航”行动,打造优质企业新梯队。促进优势企业规模提升,鼓励企业或企业联盟对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进行优化整合,大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生态掌控力的产业链头部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倍增,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围绕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等领域,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在现有数量上翻番。巩固专精特新企业梯队优势,支持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机制,围绕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在终端产品或中间产品拥有较高市场份额的“配套”。
  三是实施万企万亿技改“蝶变”行动,激发转型升级新动能。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加快汽车行业新能源化发展,引导钢铁行业向中高端优化升级,推动石化行业实施“油转特”及炼化一体化等精细化发展,支持纺织行业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提升食品行业精深加工比重。加快推进智能化赋能,支持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推广应用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积极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推进绿色化升级,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引导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加快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积极稳妥推动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绿色低碳改造,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加快推动品质化提升,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推动优势产品质量水平进入全球先进行列 。
  四是实施三链融合“登峰”行动,营造产业创新新生态。加强产业基础技术攻关,组织实施“尖刀”技术攻关工程,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实行“揭榜挂帅”制度,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品和核心技术。做强产业链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湖北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国家长江中游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加快湖北实验室实体化运转,梯级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健全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创新机制,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探索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机制,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五是实施产业集中发展“协同”行动,优化区域发展新布局。推进三大都市圈产业协同,加快推动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等产业;支持襄阳都市圈建设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带;支持“宜荆荆”都市圈建设以化工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装备等产业为重点的长江中上游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市(州)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支持每个市(州)发展重点产业,提高投资强度、产出强度,制定出台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工业强县“赛马”机制,完善工业强县综合考评激励,探索构建“融资在城市、投资在县域,研发在城市、制造在县域,头部在城市、配套在县域”的一体化发展空间布局。推进产业园区整合升级,坚持将园区作为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主阵地,整合形成市县两级协同发展平台,围绕重点产业链高标准建设一批园区。
  六是实施供应链平台“固链”行动,完善供应链产业链新体系。构建制造业供应链体系,推进以制造业供应链重构为核心的体制机制创新,整合“链主”企业和中小企业资源,探索集采、制造、销售、物流一体化服务;探索建立重点环节梯次替代备份目录,形成弹性安全的供应保障机制。搭建智慧高效的供应链平台,以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施重点供应链平台培育计划;加强供应链数字化建设,促进跨部门、跨区域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打造融合互促的供应链生态,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大力推广应用服务型制造先进模式;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化应用服务供应商。
  七是实施湖北制造“出海”行动,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加强国内大循环产业链接,强化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联动,主动承接沿海地区高技术制造业转移;深化与湖南、江西产业合作,完善三省协同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湖北制造走出去步伐,支持湖北工业产品加快进入国际市场、融入全球制造业体系,持续实施“千企百展出海拓市场”行动;积极培育境外经贸产业园,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制造业加工园区、经贸合作区等。加力拓宽对外开放大通道,发挥中欧班列、花湖机场等开放通道优势,加快形成覆盖全国、辐射亚洲、通达全球的国际贸易枢纽;实施湖北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发挥综合保税区开放平台作用,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聚区。
关键词:工业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334298780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排行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