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建设贡献中国方案

类别:业界动态  出处:网络整理  发布于:2024-05-21 11:30:49 | 555 次阅读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五年来,中国信息通信业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在标准、网络建设、设备制造、应用创新等方面形成了系统领先优势,为推动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全球产业生态贡献“中国方案”。中国电子报特开设“5G这五年”系列报道,全面展示5G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成就。敬请关注。
  5G基站已建成364.7万个,90%以上基站实现共建共享,全国所有地市级城区、县城城区实现5G网络覆盖……从“3G突破”到“4G同步”,再走向“5G引领”,5G商用5年来,中国信息通信业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用“全球规模、技术5G网络”的答卷,为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全球产业生态打造中国样板,贡献中国方案。
  建成全球5G网络
  在海南三沙永兴岛,一台B超机器人在解放军总院海南医院医生的控制下,成功完成远程超声检查测试。三沙市是我国南端的地级市,借助5G网络信号,这里的居民无须离岛,就可享受来自340公里外的优质医疗资源服务。
  在新疆塔里木油田,亚洲首口万米深井实现5G信号全覆盖,无论是场站的油压、电压,还是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都能通过网络回传至塔里木油田总部,实现对场站设备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保障生产安全。
  在位于浙江舟山海域的巨大渔轮上,一架超大型无人机自船上徐徐起飞,承载着将近100斤重的带着海水的鲜活海鱼,快速飞回岸边。在5G网络及5G-A技术的加持下,舟山海域早上捕获的海鲜,通过无人机直接运送,2小时之内就能抵达上海居民的餐桌。
  “深地塔科1井”实现5G信号全覆盖
  从世界之巅的珠穆朗玛峰,到深埋地下的矿井、蔚蓝海域的岛礁,“上医院”“入海港”“进工厂”……近年来,我国5G网络建设“量质”并进,已建成全球规模、技术的5G网络。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64.7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8.74亿户,全国所有地市级城区、县城城区实现5G网络覆盖;5G终端进网产品已超过1700款,涵盖手机、平板电脑、工业网关等多种类型;5G行业应用已经融入74个国民经济大类,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等行业规模复制,加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2023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达1.86万亿元。
  与此同时,技术创新加速突破,产学研用各界不断增强技术、标准、产业等创新能力,基站、芯片、终端、模组等产品持续推陈出新。在标准制定方面,我国5G标准必要声明数量全球占比超过42%,保持全球领先,成为5G标准化的主导力量;在核心技术方面,RedCap、新型无源物联、通感一体等5G新技术,正向性能卓越化、绿色轻量化、网络智能化、通感算一体化和空天地一体化方向持续演进,万兆网速的5G-A下行带宽提高至10Gbps,网络由此变得更加卓越高效,将促进用户体验迈上新台阶;在产业链建设方面,我国已经构建了涵盖基站设备、通信芯片、终端模组和测试仪表等的完整产业链,产业整体实力位居全球前列;在绿色发展方面,我国开创了5G建设新模式,实现了杆塔、机房、基站等多个层面的共建共享,目前90%以上的基站实现共建共享,5G基站单站址能耗相较于商用初期降低超过20%。
  5月17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联合宣布启动5G异网漫游商用推广。在提供5G异网漫游服务的区域,用户使用支持5G异网漫游功能的终端,不换卡、不换号,即可直接使用5G异网漫游服务,无须支付额外费用。
  “开展5G异网漫游,可以有效减少重复投资,提升5G网络整体效能,降低行业发展成本,有利于提高边远地区5G网络覆盖水平,缩小数字鸿沟。”业内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开放合作共享发展机遇
  放眼全球,5G网络正越织越密。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95个国家(地区)的256家网络运营商提供商用5G服务,全球5G人口覆盖率约30.6%;全球5G用户达到11.5亿。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预计,中国作为世界上的5G市场,将于2025年成为全球5G连接数达到10亿的市场;到2030年,中国的5G连接数将达16亿,占全球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届时,中国的5G采用率将接近90%。
  我国5G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早在2013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就联合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全面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不断完善顶层规划设计,强化政策支撑保障,通过发布5G中频段规划、发放5G牌照、出台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信号升格”行动等,协同产业链上下游攻坚克难,引导产业资源投入,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在网络建设、关键技术、融合应用、产业体系、国际合作等方面持续取得新突破。
  5G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全球的共同协作。一方面,高通、爱立信、英特尔等国际企业全力支持中国5G商用部署;另一方面,中国把成熟可靠的5G建设经验和解决方案向全球赋能,鼓励国内企业加强5G海外合作。
  “作为众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要素之一,5G与AI的协同发展,将帮助彼此释放更大的技术潜能,催生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加速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记者了解到,高通与我国5G厂商合作紧密,今年2月,高通携手中国移动、中兴通讯和当红齐天,完成了业界5G Advanced多并发大空间XR竞技游戏业务试点;4月,携手上海联通完成5G Advanced高低频协同连片组网,首次实现网络连续覆盖体验突破5Gbps的里程碑。
  联想集团研究员、云网融合事业部总监李瞳博士表示:“随着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加速推进,IT、OT、CT融合成为大势所趋。我们很高兴与英特尔等国际企业持续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一个个经典的‘5G+’解决方案,推动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5G“下半场”先行先试
  五年来,5G技术发展由浅入深,已经挺进“无人区”,不过根据移动通信“十年一代”的发展特点,5G技术还在持续向前演进。
  4月的西藏,春日融融。珠穆朗玛峰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银白色的光芒,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雪山中,赫然耸立着一座5G-A基站。近日,中国移动在珠穆朗玛峰开通5G-A基站,标志着这座世界峰迈入5G-A时代。中国移动介绍称,5G-A基站开通后,游客可进行直播、拨打视频电话、观看高清视频,景区工作人员能够实时上传监测数据,登山者也可得到可靠的紧急救援通信保障。
  不只在珠穆朗玛峰,目前5G-A商用部署已在我国多个省份展开。在北京,5G-A网络正陆续覆盖长安街、金融街、首都国际机场、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等18个区域,持有5G-A终端的用户,服务将自动从5G网络切换到5G-A网络;上海移动已开通全球规模商用5G-A 3CC网络,实现全国首条5G-A地铁线路全覆盖;杭州点亮全球规模5G-A连片组网示范区,实现“水陆空”全场景通感一体。
  5G-A(全称5G Advanced,业内简称为“5G-A”或“5.5G”),是5G的增强,相较于5G,能够在容量、速率、时延、定位等方面实现大幅提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4年5G-A将迎来商用元年。进入5G-A,也意味着进入了5G发展的“下半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G共建共享办公室主任、计划建设部副总经理边燕南介绍称,5G-A是5G和6G之间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广义来说,在5G发展中期形成的一些产业能力以及新功能、新技术都可以统称为5G-A。在5G原有的三大场景上,5G-A新增4个特征,一是更加高速,三载波聚合技术及毫米波技术的应用,将网络上下行速率较5G提升5~10倍;二是智能,5G-A赋能AI网络将成为一种趋势;三是泛在,即达到“空天地一体”覆盖;四是确定性保障,以更低的时延提供确定性网络保障。
  “5G-A是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座。”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曹明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一方面,5G-A将促进万亿级的数字消费升级,产生直接经济贡献;另一方面,5G-A将撬动传统产业升级,如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工厂;更重要的是,它还将开拓全新的低空经济和无源物联市场。“2024年将有超过15家运营商实现5G-A商用和超过20款终端支持5G-A。”曹明预计。
  当前,我国基础电信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终端芯片企业等各方积极参与5G-A国际标准制定,稳步推进产品研发实验,超前规划5G-A网络部署,在性能提升、绿色节能、网络智能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和积极进展。
  去年10月,华为发布全球全系列5.5G产品解决方案;中国联通则在今年年初发布了5G-A十大创新示范成果;紧接着3月,中国移动5G-A宣布正式商用,今年还将在300个城市推进5G-A商用部署。上个月,中国电信5G-A落地云南多地。
  “全球电信运营商还没有就5G-A的发展策略达成共识,但这不妨碍在中国、中东等先行市场的领先运营商首先部署,为其规模发展和商业成功做探索。”市场研究机构Omdia分析师称。
  对于我国5G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曹明充满信心:“通过充分利用大带宽资源,我国有条件建成全球的5G-A网络,实现下行5~10Gbps、上行500Mbps~1Gbps的体验,并提供低时延、确定性体验等多维能力,满足多样化应用场景的需求。”

关键词:5G网络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334298780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排行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