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设备更新引领工业“新”浪潮

类别:业界动态  出处:中国电子报  发布于:2024-05-24 09:37:17 | 679 次阅读

  吉林:引导带动上下游同步改造
  根据吉林发布的《吉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吉林将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持续推进“智改数转”,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作用,引导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改造,打造智慧供应链,加快智能工厂建设。实施绿色装备升级,推进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推动锅炉、电机、制冷供热空压机、换热器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换代。
  加大安全装备在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力度,推动石化化工老旧装置安全改造,加大民爆行业安全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推动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到2027年,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安徽: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
  根据安徽发布的《安徽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安徽将实施供给能力提升工程,加大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和供给力度。大力发展智能成套装备,围绕安徽优势行业,聚焦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核心关键环节,加快5G、工业互联网、智能控制技术应用,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和智能化水平。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加快自主编程、人机协作、重载AGV等新型工业机器人开发和批量生产,研制消防、救援、医疗等特种服务机器人,批量生产家庭作业、娱乐休闲等消费服务机器人。加快软件系统迭代升级,加大工业软件和工业操作系统产品供给力度,摸排工业企业需求,编制工业软件和工业操作系统供给目录清单,为企业精准定位所需产品,提高软硬件一体化更新效率。推进首版次软件培育,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创新,加快形成一批成熟可用的工业软件产品。加快布局未来高端软件产品,围绕汽车、光储、装备、空天、低空等领域需求,开发行业大模型应用软件。
  实施先进设备更新工程,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对使用周期长、老旧设备相对较多的行业,摸清落后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底数,科学评估使用期限,合理制定更新改造计划。重点推动机械行业加快更新服役超过10年的工艺陈旧产线和技术装备;钢铁、有色等行业加快更新服役超过20年的老旧设备。对汽车、家电、电子、航空、光伏、动力电池、生物发酵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高水平的行业,鼓励企业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重点推动汽车、航空、光伏等行业总装集成能力、供应链配套能力等建设等。
  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程,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以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改造为重点,以应用为牵引,推动通用智能制造装备更新。分层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中小企业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引导重点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推动重点企业加快生产线数字化改造。支持打造智能工厂,遴选发展势头好、领导意愿强、人才储备足、投资能力大的,打造一批省级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面提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产业链及区域整体数字化转型,支持实施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分行业打造一批省级“数字领航”企业,引导赋能上下游产业链,将数字化转型经验转化为标准化解决方案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辐射推广,带动全产业链加快转型。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家电、建材等重点行业,鼓励工业企业运用5G等新型网络实施内外网改造,夯实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
  江西:每年力争推进1000个重点技改项目
  根据江西发布的《江西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江西将加快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开展“千项技改、万企升级”工作,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替代,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到2027年,每年力争推进实施1000个左右重点技改项目(含改建、扩建、迁建),推动10000家左右重点企业技改升级(含设备更新),带动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左右,其中,工业技改投资2000亿元左右。
  江西将推动生产和用能设备更新。加快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推动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换代,结合实际推进水电、风电、光伏机组设备更新升级。到2027年,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严格落实能耗、排放、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要求,推广一批先进适用安全装备,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设备。
  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加快智能工厂建设,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汽车、电线电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应急设备等领域“江西制造”产品竞争力。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培育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000家,推进数字化改造企业10000家以上,实现重点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赋能全覆盖、重点行业“产业大脑”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全覆盖,全省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
  加快环保设备更新改造,到2027年,重点行业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显著提升。
  云南:探索数字经济赋智赋能新模式
  根据云南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云南将加快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升级。聚焦重点行业制定涵盖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本质安全水平提升的全省工业领域综合性工作方案。大力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有序推进工业领域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环保设备、检验检测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
  持续推动老化安全设备更新,加强安全、应急、消防救援等领域装备升级改造与配备配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领域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加快推动危险化学品老旧装置综合技改,推进重点行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机器人替人。持续淘汰危险化学品落后工艺技术设备,推进使用先进设备更换替代禁止(限制)设备。严格落实《工贸行业淘汰落后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设备。
  实施分行业分领域节能降碳改造,研究制定节能降碳行动方案,通过省级财政节能降耗专项资金支持,用2年时间对全省600家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效诊断。积极实施能效“领跑者”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推广应用节能、节水、环保绿色装备,推动电机、变压器、锅炉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换代,推动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等对标国际领先水平更新升级一批生产设备,推动工业固废处理设施设备更新升级。
  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支持企业在设计、生产、仓储和运营等环节开展数字化改造,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等智能制造装备。支持企业对装备、生产线、车间等开展智能化升级,建设一批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慧工厂,推动工业大市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探索数字经济赋智赋能新模式。
  陕西:推进绿色航空装备产业化能力建设
  根据陕西发布的《陕西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措施》,陕西将加快摸清重点行业设备生产和更新底数,开展形式多样的供需对接活动,大幅提升优势设备市场占有率。
  陕西将加快推动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实施重点行业“一企一策”节能降碳和清洁生产改造,推动设备向高端、智能、绿色、安全方向更新升级,达到减员、增效、提安。
  大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进实施“数字产业、平台经济、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产业大脑”五大工程,建设3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设备和软件,支持企业对装备、车间、生产线等进行智能化改造,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领域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打造100个数字化应用场景。持续开展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加快建设工业边缘数据中心,支持工业制造、智慧工厂、车联网等实时计算、低时延场景应用,推动“云边端”算力协同发展。
  推进绿色交通装备能力建设。支持省内加快提升电动重卡、乘用车等整车产业能力建设,满足运输车辆更新需求。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重点发展节能与清洁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推进固态电池、永磁电机、燃料电池电堆、车载视觉感知与决策等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立足陕西航空产业比较优势,推进电动、氢能等绿色航空装备产业化能力建设。
  青海:打造智慧园区提升服务功能
  根据青海发布的《青海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青海将实施设备高端化提升行动,加快落后低效设备更新。加快高端先进设备更新,针对青海锂电、光伏等生产设备整体处于中高水平的行业,鼓励企业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适用设备。更新升级试验检测设备,推动更新建材、装备等行业在线检测系统,提升质量安全检(监)测能力。
  实施智能化改造提能行动,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推动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装备、智能物流装备、传感与检测装备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更新。加快建设智能工厂,优化工艺流程,促进生产计划排产、加工制造、协同控制等各环节智能协作与联动,建立一批智能化生产单元、数字化车间。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青海省绿色算力基地建设方案》,加快绿色算力产业、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青海还将展开智慧园区建设行动,提升园区服务功能,打造智慧园区。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园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设施智慧化。
关键词:工业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334298780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排行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