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是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在第十七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SNEC2024)召开之际,中国电子报约请权威和领军企业,解读发展趋势,分享经验成果,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为产业合作创造契机。
所谓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等。新型储能通常被比作“超级充电宝”,因其可改变电力系统传统的即发即用方式,实现用电低谷时充电、用电高峰时放电的功效。储能被认为是解决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间歇性及波动性,促进消纳,减少弃光、弃风现象的重要手段。
近两年,新型储能的热度非比寻常,这种“热”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及能源转型息息相关。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引领下,我国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作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新型储能在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CESA)产业数据库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新增投运储能项目656个。电源侧投运储能项目共173个,占比约26.4%;规模为8.6GW/19.6GWh,以新能源配储项目为主(8.1GW/19.2GWh),其中光伏配储规模占比高达55%,风储和风光储各占比23%和22%。电网侧投运储能项目共132个,占比约20.1%;装机规模为12.1GW/26.3GWh,主要由大型储能电站构成,百兆瓦及以上储能电站共计84个,总规模超过10GW,占网侧总规模的88.35%。用户侧投运储能项目多,合计335个,占比约53.5%;规模为649.6MW/1899.3MWh,其中大多数为工商业储能项目,项目规模一般较小。
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与智能微电网”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其中提到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5.3GW/77.68GWh,较2023年第一季度末增长超过210%。
增速显著的朝阳行业 政策加持,多地加速布局储能建设。新型储能规模快速增长、项目持续落地的背后,是政策、产业、市场的同频共振。近两年来,我国发布了推动新型储能领域发展的系列政策,明确了新型储能独立主体的市场地位。以2023年为例,全国共出台储能领域相关政策逾360条,涵盖配储、补贴、规划、电价及电力市场等方面。
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国务院印发了《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其中再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新型储能,大力发展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技术新模式;同时提出到2025年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量将超过40GW。
创新攻关,储能技术产品快速迭代。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所属行业为储能的正常运营范围的相关企业为122630家,包含异常状态和其他状态的储能企业为132870家。大部分储能企业的注册资本集中在1000万~5000万之间,说明储能行业中,中小型企业仍然是主力。而在企业类型上,民营企业数量达到了109884家,远超其他企业类型,显示出民营企业在储能领域的强大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电池生产企业需要重点关注成本与技术迭代、有效产能的落地和实际产能利用率。
储能技术的不断迭代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先进的储能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系统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十四五”以来,新型储能技术快速发展,当前我国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占比超97%,但各类技术路线的储能功率、时长、响应速度等特性各不相同,均存在各自的应用场景。2023年至今,新型储能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300兆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主机设备、全国产化液流电池隔膜、单体兆瓦级飞轮储能系统等实现突破,此外,重力储能、液态空气储能、二氧化碳储能等新技术也逐步落地。
产品端升级速度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共有108家企业推出了超400款新品,涉及工商业储能电柜、直流侧电池舱、集装箱储能系统等整机和电芯、PCS等关键零部件。而在2024年4月单月内就共有124款储能新品发布,涉及80家企业。
全球赛道,企业出海步伐持续加大。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作为我国外贸出口“新三样”,在全球市场上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其中锂电池是新型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锂电储能产业发展壮大,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了锂电池出口提升。据海关数据,2023年国内锂电池累计出口超过150GWh,同比增长超60%。
随着国内储能市场的竞争加剧,中国企业正在积极拓展和国际投资商的全球合作,深度参与海外市场竞争。以阳光电源、天合光能、科华数据、上能电气、鹏辉能源、亿纬锂能等为代表的本土储能企业纷纷开展海外业务布局。凭借丰富的产品矩阵与有竞争力的价格,2023年,中国储能制造商在海外市场签署了超170GWh的长期协议和多个GWh级别大型项目的供应合同。
示范效应,典型示范类项目频频落地。随着储能产业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的普及,一批示范性项目逐步落地。仅2024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就发布56个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涵盖了目前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其中包括17个锂离子电池、11个压缩空气储能、8个液流电池、8个混合储能、3个重力储能、3个飞轮储能、2个钠离子电池、2个二氧化碳储能、1个铅炭电池、1个液态空气储能。
通过组织筛选储能示范项目,可培育先进储能技术和装备,摸索与市场需求匹配的技术标准、工程规范和管理体系,发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健全储能参与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从而构建起促进储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和市场环境。
产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新型储能作为一个新的产业类型,在发展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矛盾,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探索空间。
缺乏政策长效机制。各地市相关辅助服务政策不一,且缺乏政策稳定性。对于新能源配储功能定位、辅助服务费用、补偿标准等方面尚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投资方参与储能系统建设的积极性。
标准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在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并网验收、电池回收等方面的储能技术标准亟待补充。储能技术涉及能量的储存和释放,需要全面准确地评估和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因此完善的储能安全评估体系至关重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现有的储能系统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体现储能价值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尚未建立。新型储能成本仍较高,进入电力系统的收益仍主要来自峰谷电价差,在用户侧分时价差、辅助服务市场上都难以收回成本,缺少成熟的电力辅助市场机制及市场化的体系。
技术成熟度和适用性仍需进一步提高。目前,新型储能技术尚处于应用示范或大规模应用起步阶段,技术相对成熟的电化学储能,仍然存在安全性、适应性以及成本等问题,仍需要持续研发和工程优化。对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突破也需要时间和实践。
此外,在国际化进程中,中国储能企业也需警惕种种挑战,比如贸易壁垒、属地化要求、环境影响、物流运输、海外库存、原材料供应、碳足迹、安全运维等,要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调整产能布局。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新型储能的发展和崛起,与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有效激励密不可分。正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新型储能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数字化、智能化和安全、经济、绿色等要素聚合给储能供应链发展带来深刻变革,加速产业快速迭代升级,以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为核心的储能产业链供应链新生态正在快速重建。但供应链还存在“产品同质化”、价格内卷化、部分高端原材料和能源电子产品有待提升、集群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需要整个生态链各方携手努力,重构安全可控、更具韧性、可持续发展、跨界融合、战略互信的新型供应链体系。构建新型利益共同体,集中力量破解供应链卡点、断点和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低碳化、绿色发展由理念转化为具体发展任务和行动,我们要以系统减碳为抓手,构建以绿色发展、安全韧性为核心的新型产业链供应链生态,推动储能产业供应链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