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破局5G“下半场”,三大运营商董事长祭出比拼战略

类别:业界动态  出处:中国电子报  发布于:2024-06-27 10:06:46 | 243 次阅读

  置身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变革,电信运营商如何抢抓机遇,先行先进,布局未来之路,是全行业面临的战略课题。6月26日,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开幕,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分别提出了5G“下半场”的破局之道。
  不只是AI,中国移动披露“三大计划”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透露,中国移动将大力推进“AI+”行动计划、“BASIC6”科创计划、“两个新型”升级计划,通过“三个计划”持续推动全方位、系统性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强移动力量。
  第一,推进“AI+”行动计划,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地。一是推进“AI+原生应用”。全面升级、重塑公众产品服务,推出医疗、教育、娱乐等方向的AI智能体,打造有智慧、有温度、有特色的信息服务。同时,构建涵盖智能算力、MaaS(模型即服务)平台、行业大模型、产品应用的AI+DICT服务体系,面向工业、能源、交通等重点行业,培育“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级AI解决方案,推动AI深度融入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关键环节。二是推进“AI+新兴技术”。发挥AI赋能其他技术创新的“元技术”作用,依托其在知识整合、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洞察在传统技术研发中难以发现的规律,加速算力网络、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演进升级。三是推进“AI+未来产业”。联合产业伙伴,共同推动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动智能的协同发展、交叉渗透,加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业态成熟,让AI具备更强大的认知力、判断力、创造力。
  第二,推进“BASIC6”科创计划,厚植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沃土。一方面,持续强化前沿创新。强化算网大脑、多模态大模型、隐私计算、内生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一体推进5G和6G演进,加快新型网络架构、通感算一体等技术突破,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持续强化融合创新。设立一批校企联合研究院和产业研究院,推进BASIC6技术在标准路线、体系架构等方面的协同互促,带动AR/VR、工业互联网、元宇宙等信息技术交叉融合领域的创新发展,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推进“两个新型”升级计划,筑牢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座。一方面,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向空天地一体化演进,促进航空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与地面网络深度融合;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向通智超量一体化演进,打造多元泛在、绿色低碳的智算集群,强化超算、量算等社会算力并网;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向感知、传送、存储、处理一体化演进,构建支撑数据要素高效流通的数联网(DSSN),赋能海量、多维数据的安全交易和深度运用。另一方面,推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升级。推动5G-A、三维空间导航等技术在文旅、物流、应急等低空经济领域应用,创新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车联网解决方案,打造智能家居、工业视觉检测等视联网产品,不断开拓信息服务新蓝海。
  重塑网络,中国电信全面推进“5G+云+AI+应用”
  “我们感受深的是,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推动信息通信业进入以‘网+云+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时代,成为5G网络创新和应用拓展的关键驱动因素。”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5G正进入以行业融合应用创新促进价值全面释放的‘下半场’。”
  在柯瑞文看来,一方面,AI将重塑网络架构和运营模式,加快推动云网融合、智能敏捷,有效提升5G网络性能,改善网络效率、能耗、客户体验;另一方面,AI的发展,特别是行业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将极大拓展5G应用场景,推动行业应用的爆发式增长,更好地满足和引领客户的智能化转型需求。
  基于此,柯瑞文介绍了中国电信开启5G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三方面具体举措。
  一是深化5G融合应用创新与推广。打造5G行业应用,是5G发展新阶段的主要任务。中国电信将全面推进“5G+云+AI+应用”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面向新型工业化,持续升级5G融合产品体系,打造5G确定性网络、轻量化5G等新能力,基于星辰大模型重构5G能力魔方,形成覆盖更多行业、更多场景的5G定制网解决方案,规模化融入千行百业;推动5G能力深度融入行业设备,加大”翼云采”和”翼云控”推广力度,有效推动5G从生产辅助环节深入到产线自动化等生产核心环节,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面向智慧城市和社会治理,加强各地数据流通基础设施、视联网、5G低空网络等布局,持续升级云网融合的城市数字基础设施,构建高性能的城市智能中枢,深入开展数据运营,打造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消防、智慧社区等丰富应用场景,赋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在应用融合创新和推广的过程中,持续推动AI技术与各行业生产流程紧密结合,打造一系列行业大模型,推出一系列AI+终端,有效提升各类产品和服务的体验;加大量子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持续升级量子安全云、量子密信、量子密码解决方案等,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安全护航。
  二是加快推动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5G行业应用的创新和推广,对数字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中国电信将稳步推动5G网络升级。加强5G-A战略布局,加大6G研发力度,坚持5G-A/6G一体化推进。聚焦重点场景,提升5G大带宽能力,打造万兆下行、千兆上行的体验;聚焦重点城市,构建可靠稳定低空通信网,形成空天地全域立体覆盖网络能力;推动5G网络与AI融合,智能化调配资源提升网络体验,不断优化网络大模型,加大AI节能技术应用,提升网络效能。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互联网。适度超前建设智算基础设施,在热点区域建设超万卡的超大智算集群,在西部地区打造大规模绿色智算池;推进数据中心向AIDC升级,全面支持“两弹一优”(弹性供电、弹性制冷、气流组织优化)和全液冷架构;打造跨DC分布式无损网络,年内完成400G高速全光网全国覆盖,并加快向800G、1.2T超大带宽升级;持续升级“息壤”“云骁”“慧聚”三大智算平台,提升算网感知、跨域调度、随愿自治等能力,实现算网资源匹配。加快自主研发通用大模型。发挥算力、数据等方面的优势,遵循大模型的研发规律,加强合作创新,持续开展通用大模型底层能力攻关,夯实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基础底座。
  三是打造更加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云网能力开放和应用是实现5G toB成功的必要条件。5G发展的新阶段,也将是产业合作的新阶段。推动云网融合,打造开放合作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大平台,是中国电信的战略方向。中国电信积极响应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提出的Open Gateway倡议,与GSMA联合成立了全球Open Gateway Open Lab,支持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场景应用,与GSMA联合举办的编程马拉松大赛现已进入决赛阶段。近年来中国电信着力打造昆仑云网操作系统,推动云网资源统一调度和开放,这也与Open Gateway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下阶段将进一步加大攻关力度,提供更加丰富的开放编程接口与服务能力,把昆仑云网操作系统打造成全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系统,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开展数字化应用创新。持续推动WBBA(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发挥资源共享、科技创新和开放生态的平台作用,积极推动WBBA成立人工智能工作组,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在大模型等领域的技术交流和联合创新,弥合全球在连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发展鸿沟,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
  直面行业困惑,中国联通提出智能时代解决方案
  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表示,中国联通将以三大举措拥抱智能时代,一是构建智能算网,发挥网络和算力的价值;二是创新智能技术,提升数据和模型的能力边界;三是升级智能服务,提供既有“科技感”、更有“人情味”的AI服务。
   陈忠岳指出,置身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变革,智能时代未来已来。运营商如何抢抓机遇,先行先进,走好未来之路,是全行业面临的战略课题。当下,运营商有两方面困惑。一方面,第一曲线业务,也就是以联网通信为基础的传统业务趋于饱和,用户总量稳中有升,但增速明显趋缓,增量并未增收。另一方面,第二曲线业务,也就是以算网数智为代表的新兴业务,虽然增速较快,但占整体营收的比重仍然较低。面对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更为激烈的行业竞争,运营商如何立足通信网络的资源禀赋,发挥算力网络的比较优势,在智能时代乘势而上,实现从通信服务企业到技术服务企业的提能升级,需要全球同行上下求索。
  陈忠岳提出了中国联通的解决方案:拥抱智能、向新而行。举措是以算网创新、数智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目标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联网通信新价值、开拓算网数智新蓝海,着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服务企业。
  一是强化算网创新,以网络之长,强算力之基。
  陈忠岳认为,下一代互联网就是联接智能算力的互联网。中国联通聚焦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加快建设“新八纵八横”国家骨干网,在“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间部署超高速互联通道,打造一张高通量、高性能、高智能的算力智联网,实现全域算力的智能调度,支持训练推理的有效协同,并通过联通云的星罗算力调度平台,提供“通算+智算+超算”的一体化算力服务。
  算力智联网是智能时代的“大动脉”,泛在智联网则是智能时代的“神经元”。中国联通加快推动“AI for 5G”,开展5G-A和天地一体技术创新,推动从网元、部件到拓扑、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打造更加敏捷、高效、智能的泛在智联网络。加强“5G for AI”技术攻关,面向万物智联,迭代“5G+物联网”技术,实现全场景数据感知智能、连接控制智能、分析决策智能;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升级“5G+车路云”能力,率先应用到旅游、港口、物流等场景;面向低空智联,首创“5G+无人机”应用,实现百公里范围、300米以下空域的网络全覆盖。
  二是强化数智创新,以数据之力,增模型之智。
  中国联通深耕大数据原创技术,基于大规模数据融通和数据治理实践,形成标准成熟、技术领先、性能优越、多跨一体的大数据平台能力,覆盖“数据要素×”行动计划的12个重点行业和领域,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数据服务提供者。打造“联数网”,协同多方共同探索境内外数据要素融通模式,促进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打造可信数据资源空间平台,着力解决数据确权、流通交易、安全治理等场景的痛点。
  基于数据能力的优势和深耕行业的积累,中国联通汇聚大模型训练所需的大规模、多模态、高质量数据集,推出联通元景大模型UniAI,同参数级性能达到业界先进水平,拥有“看”“听”“说”“画”等多模态理解和生成能力,具备不同能力边界,适用更多服务场景。打造让AI开发更普惠的元景MaaS平台,检索增强生成、智能体技术获得业内评级,内置模型库、工具箱、原生应用商店等功能,覆盖选模型、改模型、用模型全流程,提供更懂行业、更易定制、更加可信的AI工具,实现从通用能力到能力再到职业技能的快速转化。
  三是强化产业创新,以融合之路,提服务之效。
  中国联通积极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推动AI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30多个具备职业技能的元景行业大模型,赋能城市治理、经济运行、信息消费、工业制造等领域成效明显。通过元景大模型,升级联通客服热线,全面提升客户感知、服务质量、管理效能;服务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智能化升级,助力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基于积累的海量经济数据集、知识库和指标项,打造元景经济大模型,有效提升AI辅助经济决策水平。立足“5G+工业互联网”丰富实践,将元景大模型与工业制造场景紧密结合,推出一批工业领域大模型。比如,元景服装大模型可以把设计时间从过去的3天缩短到3秒,大幅提升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元景制造大模型通过智能视觉,辅助人工质检,显著提升了产品优良率。
关键词:5G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334298780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排行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