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以下简称“工信部电子司”)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政策华南片区宣贯会。会议由工信部电子司司长乔跃山主持。会上,工信部电子司电子基础处处长李婷介绍《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修订实施情况。
2023年包括消费型、动力型、储能型在内的全国锂电池产量达到940吉瓦时,产业规模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锂电池装机量(含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超过435GWh。先进量产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达到260瓦时/千克,储能型锂电池循环使用寿命可达12000次,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记者了解到,《规范条件》自2015年发布实施以来,先后于2018年、2021年进行了2次修订,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公告了七批共 67 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本次修订的新版《规范条件》已于6月18 日正式印发。
据介绍,新版《规范条件》优化调整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部分技术指标要求。为适应锂电池产业发展趋势、鼓励企业持续开展研发创新,提升产品性能,提升各类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以及电池材料比容量、拉伸强度等性能指标要求。
二是强化锂电池安全管理。针对锂电池的本征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安全、处置安全,重点从源头加强安全管理,根据有关锂离子电池产品安全标准制订和发布情况,增加便携式电子产品、固定式电子设备、电动平衡车及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电能存储系统用锂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内容,强化标准实施和引导。
三是突出电动自行车锂电池要求。将原动力型电池划分为大动力型电池和小动力型电池两种,其中小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主要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等领域并适当降低小动力型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等指标,引导其重点加强安全保障。
此外,新版《规范条件》还增加了有关锂离子电池碳足迹核算等内容。下一步,工信部电子司将尽快发布新一批规范公告企业名单,加强已公告企业监督管理,积极推动《规范条件》与金融、交通、安全等部门政策联动,推动政策发挥更大作用。
参会代表一致认为,《规范条件》的实施,对规范锂电池行业秩序、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引导产业升级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范条件》的更新,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彰显了技术的进步和细分市场格局的优化,传递出鼓励创新、淘汰落后的导向,这有助于优化产业生态,推动锂电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杨旭东介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围绕锂电池及新型电池产业发展所开展的主要工作、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有关同志开展规范公告企业申报培训;广东省、四川省、贵州省、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围绕规范条件的实施交流工作思路。来自锂离子电池行业有关上下游企业、研究机构的120余名代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