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加快实施 “人工智能 +” 行动,推进 “模塑申城” 工程,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加快建设人工智能 “上海高地”,上海市于近日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降低成本,支持算力、模型与语料应用 为降低智能算力使用成本,上海市将发放 6 亿元算力券,并加强算力调度平台建设。租用智能算力的主体,市级给予 30% 租金补贴,还可推荐申报国家智能券补贴,市区协同按照 “补早补小” 原则,多给予 1 年、 100% 的租金补贴。对于自主智能算力设施部署项目,给予 10% 建设支持。同时,发放 3 亿元模型券,对推进大模型垂类应用的主体,给予核定合同额 50%、 500 万元补贴。另外,发放 1 亿元语料券,加强语料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购买非关联方语料用于研发和应用的主体,给予核定合同额 30%、 500 万元采购补贴。
推动技术创新与科研范式变革 在关键技术创新方面,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方法和工具、新一代通用人工智能、智能
芯片、具身智能、智能软件、脑机
接口、智算系统等重点前沿方向的技术创新,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 30%、 5000 万元支持。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等任务,申报市级配套项目给予 5000 万元支持,对战略性、公益性关键项目,经市政府批准可给予 50% 支持。同时,组织实施全市科学智能 “百团百项” 工程,力争 2 年内支持不少于 100 个团队、100 个项目,推动跨组织、跨领域协作,对优质项目按照核定总投资给予 70%、 5000 万元支持。
打造平台,促进产业集聚与人才发展 支持战略性领军人才牵头组建人工智能新型研发机构,给予 3 - 5 年、 5 亿元连续性支持。支持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按照核定总投资给予 50%、 2000 万元支持。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对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产品销售或租用达到一定规模的,按核定合同额 5% 给予 500 万元奖励,对人工智能软件产品首版次应用示范给予 30%、 2000 万元支持。开放建设标杆示范场景,对建设项目按照核定总投资给予 20%、 1000 万元支持。
在产业集聚方面,建设人工智能小镇,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市区协同给予配套支持,向符合条件企业发放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补贴,推动 “免申即享”,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创业团队给予房租减免或性开办费。在人才服务上,对高层次人才 “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实施 “人才 + 项目 + 产业” 协同支持机制,对优质企业相关人才给予 30 万元个人奖励,落实市级人才租房补贴政策。
完善体系,打造开源开放生态 完善产业投融资体系,发挥国家和市级基金引导作用,联合区级基金和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推动设立专题子基金。打造开源开放创新生态,持续用好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平台,推动国际合作与开放共享,对成效显著的开源社区和优质开源产品给予 500 万元奖励。
这些措施的出台,将为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助力上海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 “上海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