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新闻资讯 出处:网络整理 发布于:2007-06-11 08:13:18 | 804 次阅读
同意法一样,看好该市场的还有Atmel、英飞凌、瑞萨,当然还有目前在非接触卡市场占领较大优势的恩智浦半导体(NXP)。“据估计,去年大约27个国家的电子护照的出货量是1600万件。我们预测,今年半导体行业的出货量有望达到去年的两倍还要多。”Atmel技术销售总监张耀强说道。除电子护照外,范围也开始进入从接触式到非接触式EMV卡迁移的过程中,据Eurosmart预测,2007年非接触式金融市场将达到4000万件。因此,这些主要的智能卡IC厂商一方面抓紧进入电子护照这一标志性的项目,同时也在抢攻银行卡、各种行车执照、以及公民身份证、居住证等等一系列具更大潜在市场的非接触CPU卡。
非接触智能卡市场的起飞与电子护照的成功运营不无关系。陈德勇解释道,虽然去年电子护照的出货量并不大,但是电子护照的成功运行,正在解除人们对于非接触智能卡在安全性方面的担忧,因为电子护照对非接触智能卡产业的挑战极高,它是对安全、工艺、制造以及业界协作的全方位能力的考验,所以电子护照的成功运营,也带动了非接触智能卡在银行和金融行业的启动。
比如意法半导体近期与OTI合作,在推进银行系统使用非接触智能卡方面又向前进了一步。他们同共推出了获得万事达和Visa全套的单片支持万事达和Visa的非接触CPU卡方案。有了这个新产品,卡制造商可以开发一个单卡同时支持万事达卡和Visa卡两种支付方案,一旦接到客户的订单后,卡制造商可以把卡设置成支持万事达卡或Visa卡中任何一个方案。这将有利于卡制造商优化库存管理、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电子护照的成功运营,加上EMV标准的成熟,共同推动了银行系统对非接触智能卡的采用。”陈德勇说道。在这方面,东南亚国家甚至走在了欧美的前面。马来西亚、泰国、韩国都已大规模采用。比如马来西亚银行业,从2004年开始导入智能CPU卡,在政府的扶持下和EMV标准的推动下,现在已有近80%的终端系统是基于CPU的智能卡,其中已有近半是非接触CPU卡。
不过,虽然非接触CPU卡已进入银行金融系统,但是在这些市场上,目前非接触智能卡还是多用于一些小额支付应用,比如加油站、小型超市等,而对于大额支付更多采用接触智能卡。“人们对非接触智能卡的安全性还是有些怀疑,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进。”陈德勇分析道。另一个非接触智能卡用于这些小额市场的原因是,这些市场需要用到非接触智能卡的快速读取优势,而当遇到大额支付时,人们对于安全的考虑已超过对速度的要求。
回到中国市场。2008奥运会和世博会将极大地推动非接触智能卡在中国市场的起飞,同时还会推动非接触智能卡市场的增长。据悉,目前一些奥运会的城市已开始计划将银行终端机向接触智能卡/非接触智能卡终端机转换的工作。“这些终端机都会有一个非接触智能卡可选功能。”陈德勇表示。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