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产品办公室泛滥,企业网络安全敲警钟

类别:新闻资讯  出处:网络整理  发布于:2007-06-21 08:40:25 | 1513 次阅读

      Gartner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消费电子产品在企业里的泛滥,已成为企业安全的威胁之一。 
      雇员们越来越希望能在工作中使用他们的个人消费电子设备和服务,同时,企业高官们也决定增加消费电子技术在业务操作中的使用。但是随着即时短信、博客和MP3播放器等越来越多的个人化电子技术在办公室和行走中的使用,它们在网络中造成的安全漏洞,却让IT经理们忙得不可开交。
      Gartner公司研究副总裁Rich Mogull指出:“尽管消费电子技术给企业带来了新的风险,但要禁止这些产品的使用却变得越来越难,而且非常不切实际。只有采取安全预防措施,在基本安全技术上增加投入,企业才能应对越来越多的消费电子设备、服务和网络,并控制其风险。”
      Gartner公司的报告指出,消费电子产品进入企业,给企业传统的安全模式带来了挑战。尽管控制这些风险的工具还不够成熟,而且价格过高,但这些产品毕竟还是有的。
      Gartner公司表示,有很多这样的工具,例如网络接入控制(NAC)和数据泄漏保护技术,正在被企业用来对付其它威胁,并可以自定义配置来处理特殊威胁。这份报告指出,尽管对于很多公司来说,现在就开始在这些方面付出投入,可能为时过早,而且成本太高,但至少它们可以开始制定相关政策和程序,并使之引导未来的技术部署。
       Gartner公司的这份报告重点强调了四个被消费电子产品渗透的领域。在报告中,分析师列出了以下正在发生的现象,以及IT经理们应该采取的对策。
为电子邮件和通信服务做好准备
      电子邮件、即时信息(IM)和网络语音(VoIP)正快速成为网民的必需品。很多公司职员都采用Gmail、Yahoo、AOL和Hotmail等个人电子邮件服务,在工作中作为沟通工具,并用于在家里通过电脑和同事交换工作文档。即时信息也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在更年轻一代的职员中。其它服务和技术,例如Skype、视频聊天和协作网络平台等,也变得越来越普及,即便是少接触技术的职员都经常使用。Mogull表示:“很多组织都会发现,即便它们可以从技术上屏蔽这些服务,却无法在文化上将之消除,但是对于通信服务所产生的风险,还是有可以应对的安全机制企业可以扫描恶意软件,或者查找违反企业通信政策的活动。目前的政策都没有包括这些领域,而附加的电子邮件安全机制或防火墙以及URL过滤等手段都无法有效地处理这些因素。”
      为Web2.0做好准备-博客和社会网络
      越来越多的职员在写博客,并加入社会网络以及其它Web2.0服务,无论是否在工作地点。Gartner警告指出,公司高层应该关注这些通信渠道可能导致的信息泄漏问题。
      分析师建议IT经理们要对工作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的事情作出定义。要注意那些博客,以及企业允许职员讨论的事情。必须限制博客不能谈论企业的知识产品和运营信息。例如,如果在办公室不允许建立社会网络,就设置一个Web安全网关来阻止它。
      为未受控型移动设备做好准备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为MP3着迷,或者痴迷于具有音乐播放功能的手机,IT经理们必须控制好能够在这些设备中保存或传播的企业信息。Gartner指出,这些设备能够运行越来越稳定的应用,并日益成为恶意代码的攻击对象。
      这份报告指出,如今的企业应该采取预防措施来限制这些设备带来的风险,而不是草率地推行禁令,可以采用一个便携式设备控制方案来限制未经授权的设备,并禁止存储盘连接到受控的工作站和笔记本电脑。分析师还建议,IT经理应该给所有经可以访问敏感数据的移动设备加密。
      控制和监控远程连接
      Gartner指出,随着宽带和无线网络应用的推广,职员们可通过未受控网络和远程设备来访问企业资源。让职员可以远程工作或者在家中用自己的电脑工作,无疑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这也造成了公司网络防卫中的漏洞。
      Gartner公司的分析师建议,IT经理应该配置他们的VPN,通过检测和保卫端点来限制访问,另外还要减少使用胖客户端VPN。如果确实需要完全的VPN访问,就必须选择一个有NAC支持的VPN,来降低未受控系统使用VPN客户端软件和/或连接的可能性。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334298780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排行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