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解码通信技术变革下的生态破局之路

类别:名企新闻  出处:网络整理  发布于:2025-06-26 13:56:35 | 295 次阅读

  爱立信通过一场充满洞见的媒体会,揭示了5G Advanced(5G-A)与人工智能(AI)融合背景下,通信行业正在经历的范式革命。三位技术探路者—爱立信集团亚太区前沿技术总监Christopher Price、爱立信中国区CTO王浩博、爱立信全球网络事业部平台软件与安全总经理Matteo Fiorani,从技术落地、商业模式到全球生态演进,勾勒出通信技术从连接工具向产业变革引擎的蜕变路径。
  5G-A技术深潜:从技术创新到场景破壁
  低空经济成为5G-A商业化先锋的趋势在本次2025 MWC上海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Christopher Price指出,5G-A的低时延特性正在重塑低空经济的技术底座,无人机控制需要超低时延与高可靠性,这不仅强化了设备的通信能力,更推动着整个低空生态系统的重构。王浩博进一步补充道,低空经济的落地绝非单一通信技术的独角戏,而是“时间关键型通信工具箱、切片技术、定位感知技术的综合应用”,这种多技术协同能力正是爱立信未来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在终端创新维度,智能眼镜正叩响5G杀手级应用的大门。王浩博提出了一个尖锐命题,5G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差异化价值尚未充分彰显,而AI与AR眼镜的结合可能成为破局点。他分析,传统通信行业以流量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已达瓶颈,而AR眼镜对大上行带宽和低时延的需求,将催生“差异化连接”的全新付费逻辑——用户不再为基础流量买单,而是为“刷短视频”与“AR远程手术”等场景的差异化QoS(服务质量)付费。这一观点在Christopher Price的分享中得到印证,他观察到中国运营商已通过AI技术优化消费者服务,“让用户直观理解网络功能与潜力,精准提升消费体验。”
  5G-A与AI的融合正在重构网络基因。Matteo Fiorani从技术架构层面解析道,AI在无线接入网(RAN)的第二层调度层和第三层流量管理层有巨大的应用空间,尤其在多目标协同优化时,AI能同时兼顾网络性能、成本与能耗。他特别强调上行能力的战略意义,“随着XR混合现实、AI网络等上行需求驱动型场景爆发,传统聚焦的网络架构必须重构。”爱立信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已初见成效,其推出的AI相关功能正在不同网络层级提升性能,而“RAN for AI”的理念则旨在让网络架构提前适配AI应用带来的流量与时延挑战。
  商业模式迭代:从To B深耕到To C破局
  通信行业的商业模式正在经历从线性增长到生态协同的范式转移。Christopher Price以医疗行业为例,如医院部署5G连接的手术机器人,运营商不仅提供连接服务,更成为医疗服务提供者与患者之间的价值桥梁,这种多方共担的客户关怀模式,正在重塑通信行业的增值服务逻辑。这一观点在王浩博对中国市场的观察中得到呼应,他指出,国内运营商To C业务增长迟缓,迫使行业重新聚焦To C创新,而5G-A通过差异化连接理念,正在打开新的收入空间。
  差异化连接的落地路径呈现出“边实践边学习”的渐进特征。王浩博透露,爱立信与中国移动在秦皇岛渔田小镇的合作,已针对网络直播的特殊流量特性实施差异化连接方案,这不是等待所有功能成熟后的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测试、商用,与用户共同探索新用例。Christopher Price以新加坡为例补充道,爱立信与新加坡电信的合作历经三年演进,从To C场景切入,逐步拓展至To B,如今已延伸至B2B2C模式并推出差异化连接套餐。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技术与商业的双向适配,不仅需要理解业务需求,更要对网络技术进行针对性微调。
  在终端与网络的协同创新层面,爱立信展示了端到端切片技术的落地场景。王浩博分享了巴塞罗那的演示,OPPO的AI智能手机能实时感知视频卡顿,主动触发与运营商的交互机制,弹出订阅切片的提示,用户确认后切片即时激活,进而切片提供差异化连接的保障,让用户感受流畅的体验。这种“终端本地感知-网络实时响应”的模式,相比传统服务器感知方案大幅缩短了时延,而背后是爱立信与终端厂商、运营商的深度协同。Matteo Fiorani补充道,爱立信为运营商提供“游戏方案组合、省电方案组合、安全方案组合”等模块化网络功能组合,运营商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定制商业模式,形成了“技术供给-商业变现”的闭环。
  微信图片_20250625150428.jpg
  爱立信全球网络事业部平台软件与安全总经理Matteo Fiorani
  全球生态图谱:从区域创新到6G演进
  亚太地区正在定义全球通信创新的速度标杆。Matteo Fiorani直言,亚太地区的创新速度令人印象深刻,中国与北美、印度并列梯队,而欧洲市场的节奏相对缓慢。Christopher Price则从价值维度解读区域差异,每个市场的创新方向由其核心价值决定,亚洲不仅是技术领先者,更在数字化转型中塑造了独特的发展路径。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市场的爆发潜力,Christopher Price披露,印度运营商正推进广覆盖5G SA网络,其固定无线接入(FWA)和企业端网络切片模式,为5G发展中的国家提供了商业化范本。
  5G与6G的演进逻辑在本次媒体会上得到清晰阐释。Christopher Price强调,5G的成败直接关乎6G发展,6G的成功必须依托5G沉淀的技术与生态,没有运营商能跳过5G直接迈向6G。Matteo Fiorani从技术底层解析,6G将采用5GHz-10GHz的新厘米波频段,必须基于5G的TDD频谱技术积累,尤其是TDD的Massive MIMO,这是6G演进的技术基石。这一观点回应了欧洲运营商“低成本平滑演进”的诉求——唯有夯实5G基础,才能在6G时代占据先机。
  针对5G SA部署的全球挑战,Matteo Fiorani指出欧洲进展缓慢的核心原因,向SA迁移需要TDD的Massive MIMO技术和FDD频谱资源,而欧洲仍承载着大量LTE流量,资源转向困难。但转机出现在2024年之后,Christopher Price观察到,运营商开始质疑“假5G”,迫切希望推进SA部署与货币化探索,中国、美国、新加坡的SA成功正在形成示范效应。王浩博指出, 5G不仅仅要完成SA的基础设施部署,更需要终端与APP的适配,比如许多领先运营商已率先实现URSP端到端应用。
  破局焦虑:用生态耐心对冲商业压力
  在谈到“5G变现压力是否影响6G投资热情”时,Christopher Price以技术史视角给出解答,从3G到4G成为主流耗时近五年,任何技术从落地到成熟都需要时间沉淀,5G-A的出现将加速这一进程。王浩博则用“好饭不怕晚”的中国智慧回应行业焦虑,5G的能力尚未被充分激发,如今需要的是生态耐心,就像苹果通过App Store开放平台成就繁荣生态,爱立信正通过API开放5G能力,推动行业共享技术红利。
  在AI赋能网络自动化的愿景中,三位发言人勾勒出清晰路径。Matteo Fiorani强调,AI不仅用于网络优化,更将推动网络向自主化、自动化演进,实现故障预判、资源动态调配等智能功能。Christopher Price补充道,爱立信正投资“自主性网络”,未来企业可通过网络开展“合作式学习”,洞悉运行状况、掌握资源分布、预判潜在故障,让网络成为会思考的智能体。王浩博则将AI的价值延伸至全流程,从网络规划、建设到运维,AI能提升效率、优化体验、降低能耗,这是运营商穿越商业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当技术创新与商业变现的矛盾成为行业共同焦虑,爱立信的答案是“生态协同”与“长期主义”。从5G-A在低空经济中的场景破壁,到AI重构网络基因;从差异化连接的商业模式创新,到6G演进的技术储备,这家百年通信企业正在用“连接一切”的初心,为行业绘制穿越周期的路线图。正如本次媒体会传递的核心观点:通信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连接设备,更在于连接创新、连接生态、连接未来。
关键词:爱立信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334298780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维库芯视频>>

当电子行业的老板说你要给我创造一个亿的时候,我该怎么应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