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公司副总裁、大中国区总裁兼总经理林春梅在第三届链博会康宁展位现场接受《中国
电子报》采访时透露,康宁深耕中国市场已满45周年,累计总投资达90亿美元。康宁今年计划追加5亿美元投资,进行包括光通信、汽车应用、显示科技相关重点布局,进一步夯实在中国市场的创新和制造根基。
在采访中,林春梅对于康宁光通信业务发展抱有高度期待。她认为,中国AI产业高速发展,对算力网络、光通信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康宁将紧抓时代机遇,对高端
光纤及光
连接件的研发与生产进行投资,以满足中国AI训练、推理及数据中心互联对高密度、低时延光纤等刚性需求。
自2019年以来,AI终端应用和数据中心建设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AI应用对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要求。在AI模型训练过程中,大量的数据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高速传输,以确保模型训练的效率和准确性。这就使得数据中心内部
服务器之间以及数据中心与外部之间的通信链路必须具备极低的延迟和极高的带宽。
据CRU(Communications Research Unit)的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AI应用的
光缆消费规模增长138%,2025年将增长接近80%;预计到2029年,AI应用的光缆需求五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6%。这一惊人的增长速度,充分表明AI已成为推动数据中心光纤光缆需求增长的核心动力。
而在AI产业深度发展方面,中国追赶速度惊人。据报告披露,2024年中国AI产业总规模已突破7000亿元大关,年增长率持续维持在20%以上,远超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到 2035 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 1.73 万亿元。
如此庞大的产业规模背后,必然伴随着对算力网络、光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因此,康宁今年将重点增加对高端光纤及光连接件的研发与生产投资。
康宁康宁1970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根低损耗光纤,在中国的骨干网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康宁光通信事业部自1998年开始就向中国市场供应光纤、光缆、硬件以及设备,2015年在成都设立光通信中国总部。近些年来,康宁积极参与我国“东数西算”枢纽建设,助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据悉,此次康宁在中国的投资不仅包括光通信相关产品生产能力的升级和规模扩大,实现高端光纤国产化,还将结合康宁全球技术资源,推动光纤材料、连接方案的本土化创新。林春梅在采访中强调,康宁此次加码投资,旨在更高效地响应本土数据中心扩容与升级需求,全方位赋能中国数字经济的创新引擎。
据林春梅透露,作为中国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的核心枢纽,上海双总部和双中心战略加速技术落地与区域经济联动,成为康宁全球布局的标杆模式。
自1980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康宁已累计投资高达90亿美元。近半个世纪的持续投入,使其深度融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链,业务覆盖显示科技、移动消费电子、汽车应用、光通信、生命科学等多个关键领域。本次追加投资,不仅延续了其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更彰显了对中国数字经济,特别是AI产业未来前景的坚定信心。
展望未来,林春梅表示,康宁将持续关注AI、量子通信、光电共封装技术等前沿领域,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为中国产业升级注入“材料科学+智能制造”的双重动能。“中国不仅是康宁的战略重地,更是全球创新的策源地之一。我们将以长期主义视角,与本土伙伴携手共赢,共同构建稳定、韧性的产业链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