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逆袭:服务器 CPU 市场份额破 50%,英特尔霸主地位动摇

类别:业界动态  出处:网络整理  发布于:2025-07-25 10:00:07 | 321 次阅读

据 PassMark 服务器 CPU 市场份额数据显示,目前 AMD 已斩获超过 50% 的市场份额,在数据中心 CPU 领域成功占据一席之地。

2017 年时,AMD 在服务器 CPU 市场的占比仅约为 2%,那时它尚未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但短短几年间,其市场占比便飙升至如今的 50%,这一显著飞跃主要得益于其 EPYC 服务器 CPU 产品线的强大竞争力。

AMD 的 EPYC 系列产品,尤其是导入 Zen 架构的 EPYC Naples 系列,在制程工艺和微架构设计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大幅提升了服务器处理器的性能。在多核心、多线程处理能力以及能效比等方面,AMD 处理器表现卓越,高度契合数据中心和企业级用户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从而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有力推动了其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

以 AMD EPYC(霄龙)9004 系列处理器为例,该系列采用全新的开放标准与技术,无论是纯 CPU 部署场景,还是结合 GPU 的混合部署并作为主机运行更大模型的场景,都能凭借出色性能助力企业加速 AI 推理工作负载。

此外,采用现代 “ZEN” 架构的 AMD EPYC 处理器在设计之初就高度重视安全性,可有效抵御复杂攻击,保护敏感数据,减少停机风险与资源消耗。AMD Infinity Guard 还提供一整套创新且稳定的安全功能,在软件和系统层面与行业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形成有效协同。

与 AMD 的强劲上升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特尔的业务在过去几个季度一直表现低迷。这主要归因于其领导层变动,以及产品发展未达市场预期。尽管英特尔的 Xeon 平台在架构上有所进步,但由于其在节点制程方面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客户越来越倾向于在数据中心部署 AMD 的处理器。

同时,英特尔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未能尽早把握市场热潮,其 Gaudi 系列等产品也未能击败竞争对手的替代品。英特尔现任执行官陈立武此前承认,公司在产业标准方面大幅落后,甚至未进入前十大半导体公司之列。

不过,考虑到市场数据的严谨性,英特尔与 AMD 在服务器 CPU 市场的实际情况,可能还需等待其他研究机构出具的报告。但可以确定的是,AMD 在服务器市场正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数个月前,研究分析公司 Mercury Research 指出,AMD 在服务器市场的份额不但再次创下新纪录,且营收占比也同样创下新高,接近于 40%。市场调研机构 IDC 更新的全球服务器市场情况显示,2025 年预计全球 x86 服务器的市场价值将同比增长 39.9%,达到 2839 亿美元,非 x86 服务器将同比增长 63.7%,达到 820 亿美元。

有分析师汇总 IDC 和 Mercury Research 的调研数据指出,2024 年英特尔在服务器处理器市场的份额已降至 63% 以下,具体为 62.7%;同期 AMD 拥有 32.8% 的服务器 CPU 市场份额,且该数据仍处于持续增长态势。预计到 2025 年底,AMD 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攀升至 36%,致使英特尔份额下降至约 55%;展望至 2027 年,AMD 的市场份额可能达到 40%,而英特尔预计将跌破 50% 的关键节点,与此同时,ARM 处理器市场份额可能稳步上升至 10%-12%;到 2028 年,AMD 和英特尔的市场份额或呈现旗鼓相当之势。

此外,今年初有分析师透露,英特尔至强服务器 CPU 出货量在 2021 年达到峰值后就呈自由落体状态,2024 年的出货量不到 2021 年的 50%,已跌至 13 年来的点,比起 2011 年还要低 20%。

除了英特尔和 AMD,ARM 架构服务器芯片也是这个领域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ARM 架构采用精简指令集,指令长度固定、易于译码执行,使得芯片在处理特定任务时效率更高、功耗更低。对于服务器而言,在满足性能需求的前提下,低功耗能够显著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包括电费、散热设备成本等,这对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运营方具有极大吸引力。

Arm 副总裁兼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总经理 Mohamed Awad 曾表示,到 2024 年底,基于 Arm 的 CPU 在数据中心的份额约为 15%,预计到 2025 年底,Arm 的 CPU 份额将增长到接近 50%(此处指的应该是出货量份额)。
关键词:服务器 CPU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334298780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维库芯视频>>

SF58快恢复二极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