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类别:其他  出处:网络整理  发布于:2008-11-08 11:18:36 | 1013 次阅读

  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就成为四川电子信息产业30年来发展的主旋律。30年的历程是历尽坎坷、波澜壮阔、无怨无悔、矢志不渝的历程,经过全行业30年的不懈努力,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多次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分别经历了“军转民”和“三线调迁”、民营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国有企业改组改制、承接国际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五”期间,国家就将四川作为电子工业基地进行布局和建设,“三线建设”期间四川又是国家确定的重点地区,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就是在此期间形成的。国家逐渐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后,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问题十分突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开始了“军转民”。“军转民”改变了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产品的基本结构,今天军品产值在行业中的比重已下降到不足10%。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迎来了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托普软件公司、迈普通信技术公司、国腾集团、汇源集团等就是在此期间发展壮大的,并一度成为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民营经济发展的典型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所有制单一的格局。

  自上世纪90年代起,长虹机器厂(780厂)、前锋无线电仪器厂(766厂)、红光电子管厂(773厂)、湖山电子公司等企业逐渐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于90年代中期分别上市。历经发展和变化,至今长虹仍然是业绩较好的上市公司,而前锋、红光、湖山则作为“壳资源”被其他公司重组收购。涪江机器厂(783厂)、宏明无线电器材厂(715厂)、亚光电工厂(970厂)、乐山无线电厂等企业则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职工持股等方式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其中部分企业(如乐山无线电厂)实现了国有资本的完全退出。第9研究所、第10研究所、第29研究所、第30研究所、第11研究设计院也进行了体制改革。至90年代末,四川省电子信息企事业单位已基本完成了改制。

  进入21世纪后,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加快了向我国转移的步伐,并逐渐向内地深入。以英特尔公司来川建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生产线为标志,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迎来了对外开放的高峰期,微软、IBM等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来川投资。

  支柱作用日益明显

  改革开放30年是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全行业30年的不懈努力,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以其独特优势和特色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使四川省成为国家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产业规模上台阶

  1980年,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仅为3.84亿元。到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7.1亿元,销售收入达到31.9亿元。至200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25.1亿元,销售收入达到209.7亿元。2007年年底,销售收入达到929.4亿元。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子信息产业对四川省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多年来保持在全国前10位,据中西部地区首位。

  开创产业发展新模式

  在改革开放之前和改革开放的前期,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主要依托的是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源。2000年以来,伴随着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化和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大潮,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明显增强,迎来了对外开放的高峰期。目前,微软、IBM、英特尔、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等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华为、中兴等8家国内电子百强企业落户成都。对外开放极大地推动了行业发展,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预计这一趋势还将在较长时期延续,对外开放开创了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产业布局调整 集聚效应增强

  随着“三线调迁”和国内外企业的转移,中心城市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一个中心(成都)、两个基地(成都、绵阳)、多个园区(乐山、广元、德阳等)的新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彻底改变了“散、边”的局面。

  伴随着布局调整,产业积聚效应明显增强。成都高新区已成为国内外企业研发中心集中地和软件产业基地,在集成电路领域也成为国内与长三角、珠三角齐名的重点发展区域,在光通信领域也有望形成产业集中地。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层次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以前,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基本上全是军品或军品配套。在实施“军转民”后,以彩电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曾占到全行业销售收入的80%,形成一枝独秀的局面。“十五”以来,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投资类、元器件类产品快速增长,至2005年年底,投资类、消费类、元器件类三大类产品比重调整为比较均衡、符合市场需求的40∶38.8∶21.2。

  一些重大空白得到弥补。英特尔、中芯国际、友尼森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和成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项目建成投产,开创了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领域;爱立信、西门子、诺基亚、华为、中兴等大企业来川设立3G技术研发中心,也为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热潮中赢得先机。

  军事电子加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军事电子的发展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极大增强。强大的军事电子科研生产力量是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的独有优势,多年来军事电子产值连续高居全国首位。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在军事电子系统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及关键元器件研发生产方面的能力极强,形成了门类品种较全、配套能力强、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军事电子工业基地。一大批科研院所和企业承担着国家“杀手锏”工程,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增强

  研发和服务作为产业的高端,在成都获得空前发展,逐渐成为推动全行业持续发展的发动机。以10余家国内外企业来川设立独立研发中心,电子科技大学等重点大学以及中科院成都计算所等10大研究院所为代表,形成研发及服务产业聚集的局面。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航天电子、航空电子、信息安全等领域承担了大量的总体集成和整机研发生产任务,在微波器件、多层陶瓷电容器等高性能、高可靠性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等方面为全国配套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30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之一瞬,但对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而言则是发展的黄金时期。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从“摸着石头过河”起步,不断探索,既历经了无数坎坷,更铸就了无数辉煌。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可以得出如下重要结论:

  ,解放思想是行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因循守旧只能导致停滞不前。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就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实践又证明,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要勇于探索,因循守旧只会停滞不前。

  第二,与时俱进是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停滞不前终将被历史淘汰。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中那些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大潮的企业获得了新生和发展,而那些退出历史舞台的企业,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停滞不前、故步自封。

  第三,对外开放是行业发展的基本途径,闭关自守是没有出路的。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通过30年的努力,迎来了对外开放推动行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四,以人为本是行业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无视职工群众的基本权益将损害行业发展。

  第五,坚持自主创新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忽视创新只能导致停滞和落后。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就是我们在发展中学习自主创新和在自主创新中发展的历程。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30年发展历程中无数事例证明,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发展就好,后劲就大,就能永葆青春和活力。

  四川省1980-2007年信息产业销售收入

  四川省1980-2007年信息产业产品比重

  欢迎转载,信息来自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关键词:信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334298780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排行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