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产业的激烈竞争格局中,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市场长期被新思科技(Synopsys)和楷登电子(Cadence)牢牢占据双头垄断地位。然而,近期西门子的一系列战略举措,正给这一市场的竞争态势带来新的变数。据悉,西门子已正式开启建立知识产权(IP)联盟的计划,而这一行动的目标明确指向了包括三星电子在内的行业主要参与者。
挑战 EDA 的战略布局 西门子作为全球领先的 EDA 软件供应商,为在先进晶圆代工领域实现突破,积极深化与 Alphawave Semi 等 IP 公司的合作,保障了基础接口 IP 的稳定供应。同时,它还广泛与多家新兴 IP 初创公司展开接触,旨在丰富产品组合,将目标锁定三星和台积电等行业巨头。韩国半导体行业消息人士透露,西门子 EDA 已向韩国和美国的数家 IP 初创公司发出合作邀约,意在吸纳那些专注于神经网络处理器(NPU)、人工智能加速器、高速接口等关键领域的优质企业,构建一个集成化的 IP - EDA 平台。
业内分析指出,西门子清晰认识到仅依靠现有的 EDA 工具,难以在市场上超越新思科技和楷登电子。因此,其计划通过整合集成 IP 供应策略来开辟新的竞争路径。尽管这种模式与新思科技和楷登电子有相似之处,但作为后来者,西门子期望借助与小众 IP 供应商的合作,扩大自身在市场中的影响力。
三星代工厂的 IP 困境与西门子的机会 三星代工厂目前主要依赖向新思科技和楷登电子直接付费,以适配合适的晶圆代工工艺 IP,且缺乏大型外部客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积电允许客户直接与 IP 供应商合作,开发契合其代工工艺的定制化 IP。这种差异使得三星在 IP 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方面竞争力相对较弱,而西门子似乎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机会。
从三星代工厂的角度来看,良率问题是短期内面临的风险,而长期的市场竞争力则取决于其 IP 生态系统的完善程度。西门子计划利用以性能为导向的先进工具,充实自身的 IP 池,并在成本效益和许可费用结构上与新思科技和楷登电子展开竞争。韩国业内观察人士强调,鉴于三星代工厂当前在吸引外部先进工艺客户方面面临的困难,西门子的这一战略值得市场高度关注。
三星方面也在积极应对,试图从设计阶段就开始整合 EDA 和 IP 优化,以提高产品良率,并与新思科技和楷登电子保持着持续合作。然而,目前尚未看到明显的良率改善效果,这也让市场普遍认为西门子有可能趁机切入这一市场。不过,消息人士也提醒,西门子必须先构建起类似于新思科技和楷登电子的集成 “工具 + IP” 供应系统,才具备与三星、台积电等主要代工厂进行实质性合作洽谈的基础。
半导体 IP 商业模式的演变与挑战 在半导体行业,IP 商业模式正经历着持续的变革与发展。目前主要存在两种主流商业模式:
一是以 CPU 为中心的 IP 商业模式。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CPU IP 授权一直是行业的主导模式,凸显了 CPU 在系统架构中的核心地位。部分企业凭借战略创新和以 CPU IP 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收入模式基于授权费和费的组合,每次销售包含其 IP 的产品时都会产生费,从而在授权方和被授权方之间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推动了行业的共同发展。这种模式使被授权方能够获取先进的计算技术,将的 CPU IP 集成到产品设计中,同时也为授权方创造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并培育了一个庞大的基于 IP 的产品生态系统,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主导地位。
二是以产品组合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一些企业采用涵盖处理器、接口 IP 和安全 IP 等广泛 IP 组合的模式,以满足半导体市场不同细分领域的需求。授权方的收入来源多元化,将授权费与费收入相结合。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为不同规模的客户提供多样化的 IP 解决方案,从大型半导体公司到小型设计公司都能覆盖。其多功能性是成功的关键,使授权方能够在不同细分市场中挖掘价值,并根据每个客户的特定需求调整产品策略。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半导体市场环境下,IP 定制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企业为了实现产品差异化,纷纷寻求能够紧密贴合自身特定产品需求的定制 IP 解决方案。这种趋势反映了企业从传统的使用标准 IP 模块向更具定制化策略的转变,即定制 IP 以满足独特的性能、功耗和面积(PPA)目标。
定制 IP 虽然能够提升企业产品的技术规格,在市场中创造竞争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开发定制 IP 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资源,成本远高于标准 IP,且过程中涉及更大的技术风险。因此,企业在决定采用定制 IP 时,必须谨慎评估潜在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