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于 X 平台发文,初步曝光了苹果 13 寸低价版 MacBook 的硬件配置和推出目的等重要信息。
郭明錤表示,这款低价版 MacBook 预计在 2025 年第四季度或 2026 年第一季度初期投入量产。它将配备 A18 Pro
处理器,屏幕尺寸约为 13 寸,并且可能会提供银色、蓝色、粉红色和黄色等多种配色选择,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从苹果的战略目标来看,其希望让 2026 年 MacBook 的总出货量回到 2020 - 2022 年高峰时期的约 2500 万部(预计 2025 年约 2000 万部)。而这款低价版 MacBook 在 2026 年的出货量预计为 500 - 700 万部,有望成为推动整体出货量增长的重要力量。
回顾苹果低价 MacBook 的发展历程,可谓几经变迁。在乔布斯回归苹果初期,苹果以 “iBook” 的名义推出了 iBook G3 Clamshell、G3 Snow 和 G4 等机型,它们均采用
塑料外壳,前期外观设计大胆、配色丰富,后期转向内敛的纯白色设计,但在配置和
接口等方面落后于同期定位的 PowerBook。
后续 Mac
电脑全系采用英特尔处理器后,2006 - 2009 年初,苹果以 “MacBook” 的名义售卖低价产品,外观延续了 iBook 的纯白色设计,可维修性有所提升,还推出过黑色限定版和初代 Unibody 铝制机身机型。2009 年,苹果推出全新设计的聚碳酸酯 Unibody 机身的 MacBook,升级了 Multi - Touch trackpad 并取消了 FireWire 接口,该系列于 2011 年停产。
2011 年 MacBook 停产后,MacBook Air 接过低价 Mac 机型的接力棒,有 11 英寸和 13 英寸两个版本,初期市场竞争力尚可,但 2015 年前后因屏幕和外围接口等配置落后,竞争力逐渐下降。2015 - 2018 年,苹果短暂复活 MacBook 产品线并将其定位为高端、轻薄,但在视网膜屏幕版 MacBook Air 推出前,旧模具版 MacBook Air 仍担任低价版 Mac 的角色。不过,2016 - 2018 年,许多预算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无 Touch Bar、两个雷雳 3 接口版本的 MacBook Pro,因其外围配置更丰富、屏幕素质更好,且价格与 13 英寸版 MacBook Air 相差不大。
2018 年,苹果推出视网膜屏幕版的 MacBook Air,定位高于旧模具 MacBook Air 但低于 2015 - 2017 年的 MacBook,其模具沿用至苹果
芯片时代(M1)。2020 年,Mac 转为使用苹果自研芯片后,MacBook Air(M1)成为低价 Mac 的代表,直到 2024 年 3 月停产,MacBook Air(M2)接替了这一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