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界消息,三星显示器已与苹果签订了数年期的可折叠 OLED 供货合同,这一合作在全球科技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悉,三星显示器已开始为生产用于可折叠 iPhone 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做准备。公司正在位于忠南牙山的 A3 工厂构建专门用于苹果可折叠显示器的生产线,相关设备更换等工作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已启动,目前已接近尾声。该生产线以 6 代玻璃原板为准,月产能为 3.5 万张,若换算成 7 英寸级可折叠 OLED 面板,每年可生产 1500 万台,每月可生产 125 万台面板。 苹果计划于明年推出内折叠结构的可折叠手机,这将是苹果首次涉足可折叠手机领域,且预计该可折叠手机将与每年秋季发布的 iPhone 系列一同上市。其中使用的可折叠屏幕,即可折叠 OLED,将由三星显示器在 A3 专用生产线上生产。业界预计,2026 年苹果首款可折叠 iPhone 的产量将达到 600 万至 800 万台。虽然苹果专用可折叠 OLED 生产线的产能看似超过了当前需求,但分析认为,苹果有计划每年推出可折叠手机,因此三星显示器是在为后续机型提前做好准备。
多位业内人士证实,三星显示器确实已与苹果签订了合同。由于三星显示器在可折叠 OLED 量产供货方面比竞争对手更具经验,实际供货的可能性甚至会超过合同期限。这主要得益于三星显示器在全球显示器行业中率先制造并成功量产可折叠 OLED,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知识。苹果公司向来以大力推动供应链多元化著称,但在可折叠手机显示屏的开发上,却选择了由三星显示器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每当苹果推动重要的技术创新,如将液晶显示器(LCD)更换为 OLED 或引入可折叠技术时,三星显示器都能成功供应核心显示屏。通过可折叠 iPhone 这一合作,三星显示器将获得一个与三星电子 Galaxy Z 系列(年产量约 650 万台)规模相当的新大型客户,预计这将为公司的业绩带来可观的增长。 此外,近期还有报道称,三星正考虑首次向中国合作企业采购 OLED 面板材料。此前,三星显示因需与有机材料制造商分享部分面板开发路线图和技术,限制了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但随着中国 OLED 面板制造商的不断发展,中国 OLED 技术已不逊色于三星显示,再加上中国有机材料公司低单价的优势愈发明显,以及用于 Exynos 2600 芯片的 2nm 晶圆成本飙升,可能迫使三星调整策略。若该技术应用于 Galaxy S26 系列,不仅可能降低生产成本,还有望提升该系列机型的规格。
另外,7 月 8 日韩媒报道,苹果计划明年春季发布 OLED 屏幕的 iPhone 17e,该面板将重复使用 iPhone 16e 的 OLED。苹果设定的目标是将 iPhone 的年出货量维持在 2.2 亿至 2.3 亿台。据悉,京东方和三星显示参与了 iPhone 17e 的 OLED 开发项目,LG 显示也可能参与其中。今年发布的 iPhone 16e 的 OLED 屏幕由京东方、三星显示和 LG 显示三家公司供应,其中京东方的出货量。苹果曾分别于 2016 年、2020 年和 2022 年发布采用 LCD 的廉价版 iPhone SE 系列,今年以 “iPhone 16e” 的名称发布,这也是该系列中首款采用 OLED 显示屏的手机。定于明年春季发布的 iPhone 17e 将再次采用 iPhone 16e 使用的 6.1 英寸 OLED 显示屏,iPhone SE 和 iPhone e 系列通过回收之前生产的零部件并应用的 AP 来与同类产品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