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走到十字路口

类别:行业趋势  出处:网络整理  发布于:2023-07-20 10:55:58 | 1404 次阅读

    全球汽车 LiDAR 市场预计将从 2022 年的 3.32 亿美元增长到 2028 年的 46.5 亿美元。而区分 PC & LCV 和 Robotaxi 这两个市场至关重要,因为动态不同。
    Yole Intelligence自2019年以来一直关注激光雷达市场,从一开始,机器人出租车的激光雷达市场就一直高于乘用车市场。
    事实上,机器人出租车服务于 2016 年 8 月由 NuTonomy 在新加坡推出,并于 2017 年随着 Waymo 和 Cruise 的进入迈出了第一步,该服务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和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开始。之后,我们看到了滴滴、AutoX、百度等中国玩家的进入。所有这些参与者都在全球各个城市开设了新服务,使机器人出租车的激光雷达市场远远领先于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
    2022 年,我们正处于十字路口,因为这两个市场产生的收入几乎相同:乘用车为 1.69 亿美元,机器人出租车为 1.63 亿美元。这两个市场的增长潜力有所不同:乘用车 2022 年至 2028 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69%,而同期机器人出租车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28%。
    自 2018 年以来,PC 和 LCV 市场已经开始腾飞,共监测到了 144 项设计成果;其中 114 项计划于 2023 年或以后进行。
    中国整车厂显然正在推动将激光雷达集成到他们的车辆中。虽然欧盟或美国整车厂将激光雷达限制在 F 级车,但中国整车厂现在正在推出 D 级车。这些汽车比 F 级汽车便宜得多,而且汽车的产量也更高,因此将生产激光雷达, 超过 25 家不同的中国 OEM 厂商正计划在其汽车中应用 LiDAR。

    由于市场还很年轻,市场份额正在迅速变化
    汽车LiDAR(PC&LCV和robotaxi)生态系统仍然相当庞大,有50家公司受到监控。有些已经投入批量生产,而另一些仍处于研发阶段并致力于下一代激光雷达。
    就机器人出租车市场而言,很少有参与者能产生可观的收入。禾赛以67%的市场份额控制着市场,因为大多数机器人出租车都配备了他们的激光雷达,例如Cruise、Aurora、Apollo、DiDi、Pony.ai和AutoX。
    事实上,Hesai 取代了此前引领该市场的 Velodyne。
    在 PC 和 LCV 市场中,情况正在迅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将再次发生变化。自 2018 年以来,法雷奥一直是市场上明显的,由于与奥迪、本田和梅赛德斯的合作,法雷奥供应了大多数配备激光雷达的汽车。
    2022年,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此前相对不为人知的Innovusion创下了新高,向蔚来交付了超过56,000台激光雷达。法雷奥与 Innovusion 接近,体积差异仅几百个单位。
    显著的变化之一是第三的禾赛的加入,以及第四的RoboSense。这些中国公司2022年才开始批量出货,并与大多数中国整车厂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由于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其余参与者与 Livox 分享了 11% 的市场份额,其中 Livox 占据了 8% 的市场份额。
    2023年,禾赛和速腾聚创有望引领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占据前两名。这对中国玩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但法雷奥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因为它已就 Scala 3 获得了 10 亿美元的订单。
    就技术而言,在我们关注的四个类别中,只有一个类别预计在未来十年内保持大致相同。在其他三个中,我们可以看到成像技术、发射器类型和所使用的光电探测器类型方面的重大演变。
    波长是保持稳定的。到 2023 年,近红外 (NIR) 波长(905 / 940nm)预计将占乘用车 LiDAR 销量的 84%。未来十年,NIR 和短波红外 (SWIR) 之间的比率预计将保持不变。
    在成像技术方面,基于旋转镜的混合固态激光雷达预计在 2023 年占销量的 68%,其次是基于 MEMS 的激光雷达,占 30%。未来十年,基于旋转镜的激光雷达的份额仍应为56%。MEMS 份额预计将下降至 7%,但主要区别可能是闪存 LiDAR 的出现,未来十年可能占 32% 的份额。
    这种变化与光发射器和光电探测器的变化有关。事实上,基于多结层的 VCSEL 阵列正在迅速改进,并且与 SiPM 或 SPAD 相结合,它们将能够提供没有移动部件的全固态 LiDAR。
    事实上,SiPM 和 SPAD 比雪崩光电二极管 (APD) 灵敏得多。这两种元件正在近红外区域取代APD,十年内SiPM将取代60%,SPAD将取代22%。
    在 SWIR 区域,只能使用两种类型的组件:1,550nm 的光纤激光器和 APD。该波长的优点与眼睛安全和具有更长检测范围的能力有关,但这是有代价的。功耗大约在30W左右,而NIR激光雷达的功耗在10W到15W之间。

关键词:激光雷达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334298780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排行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