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机构 Gartner 发布了一项针对企业人工智能(AI)应用情况的新调查。该调查聚焦于企业如何运用 AI 和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揭示了高 AI 成熟度企业与低 AI 成熟度企业在 AI 项目运行、应用效果及面临挑战等方面的显著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在具备高 AI 成熟度的企业中,45% 的表示其 AI 项目已持续运转三年以上,旨在确保项目能长期产生影响和价值。而在 AI 成熟度较低的企业里,这一比例仅为 20%。高 AI 成熟度企业之所以能够保障 AI 项目的长期运行,关键在于它们基于业务价值和技术可行性来选择 AI 项目,并建立了完善的治理结构和工程实践。
此次调查于 2024 年第四季度展开,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印度和日本的 432 名受访者参与。Gartner 依据其评估和提升企业 AI 使用能力的结构化框架 ——Gartner AI 成熟度模型,设计了七个问题对企业的 AI 使用能力进行评估。每个方面的评分从 1 分(“规划 / 初始”)到 5 分(“领先”),高 AI 成熟度企业的平均得分在 4.2 至 4.5 分之间,而低 AI 成熟度企业的平均得分则在 1.6 至 2.2 分之间。
在对新 AI 解决方案的接受度上,高 AI 成熟度企业与低 AI 成熟度企业也存在巨大差距。57% 的高 AI 成熟度企业业务部门信任并准备使用新 AI 解决方案,而低 AI 成熟度企业的这一比例仅为 14%。这表明高 AI 成熟度企业在内部对 AI 的认可度和应用积极性更高。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企业的 AI 成熟度如何,数据的可用性与质量始终是 AI 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难题。Gartner 数据表明,34% 的低成熟度企业和 29% 的高成熟度企业均将其列为实施 AI 的主要挑战之一。此外,不同 AI 成熟度的企业在面临的其他挑战上也有所不同。在 AI 成熟度较高的企业中,48% 的认为安全威胁是实施 AI 的三大障碍之一;而在成熟度较低的组织中,有 37% 的表示缺乏合适的应用场景是其面临的障碍。
调查还指出,建立指标有助于提升 AI 使用效果。高 AI 成熟度企业通过定期量化 AI 项目效益,并利用多维度指标评估项目成功程度,不断改进 AI 项目。约 63% 的高 AI 成熟度企业会对风险因素进行财务分析,以及对投资回报(ROI)和客户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估,这些举措助力企业保持 AI 项目的成功。
另外,91% 的高 AI 成熟度企业表示已任命专门的 AI 负责人,这些负责人承担着多项重要职责,包括优先推动 AI 创新(占比 65%)、交付 AI 基础设施(占比 56%)、建立 AI 组织和团队(占比 50%)以及设计 AI 架构(占比 48%)。这体现了高 AI 成熟度企业对 AI 战略的重视和系统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