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中国AI芯片自给率将达80%

类别:行业趋势  出处:网络整理  发布于:2025-06-03 10:21:08 | 1112 次阅读

   根据外煤报道,预计中国人工智能 (AI) 芯片自给率将在三年内超过 80%。美国严格的半导体出口管制给中国人工智能的“阿喀琉斯之踵”造成了致命打击,但却成为增强中国半导体生态系统实力的催化剂。中国正在通过建设由自主研发的 AI 芯片驱动的数据中心,以及推出搭载国产图形处理器 (GPU) 的人形机器人,将其“技术独立”的愿景变为现实。
  全球投行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沉睡的巨人觉醒》报告指出,截至去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自给率仅为34%,但预计到2027年将飙升至82%。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如果没有美国的制裁,中国可能还会继续依赖英伟达等外国芯片,但外部压力促使中国全力实现自给自足,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正在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建立起来。
  爆发式增长的驱动力是“人才”。全球约有一半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在中国。基于此,中国推行了构建自给自足生态系统的系统性战略。在别的芯片供应中断的情况下,中国不仅获得了大量英伟达旗舰AI芯片H20的降级版本,还致力于通过整合两者来提升软件技术,从而限度地提升性能。开源模型DeepSeek-R1象征着一种中国方案,它利用软件的独创性克服了硬件的缺陷,同时以比GPT-4o低得多的成本实现了AI。
  中国也投入了资金。它向其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并通过“公共机构优先采购”政策,利用其庞大的国内市场支持国内企业。华为正通过由数千块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昇腾910组成的“超级集群”,展示一个参数超过1万亿的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系统,向英伟达发起挑战。中国的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SMIC)已突破制程工艺壁垒,将华为自主设计的人工智能芯片变为现实。评估表明,通过“利用替代品→打造国内市场→加速自主研发→量产”,中国已经建立了自给自足的良性循环。
  “AI大脑”的独立性正在撼动未来产业的根基,而不仅仅是芯片生产。人形机器人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预计到2050年将增长到5万亿美元(约合6900万亿韩元)。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将凭借自主采购AI芯片和关键零部件所获得的成本竞争力,占据全球人形机器人供应量的30%。据估计,如果利用中国供应链生产人形机器人,制造成本将仅为全球供应链的三分之一。
  引领中国人工智能崛起的企业遍布整个行业。摩根士丹利指出,不仅华为和中芯国际,推动人工智能平台竞争的阿里巴巴和腾讯,以及机器人和家电公司科沃斯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公司地平线都在加速人工智能创新。凭借这一强大的生态系统,预计到2030年,中国核心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将增长至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90万亿韩元)。
  中国的表明,人工智能霸权战争的成功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传统观念认为,获得高规格半导体芯片就意味着市场主导地位,如今竞争的关键变量已不再是“生态系统的力量”,而是将略显不足的硬件与软件和系统有效地编织在一起,从而创造价值。
关键词:AI芯片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334298780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维库芯视频>>

UTC4558E双运算放大器芯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