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减产:囚徒走出困境?

类别:其他  出处:SEMI  发布于:2008-10-16 09:20:09 | 611 次阅读

  DRAM价格经历上半年反弹之后,近期又步入下跌通道。DDR2 1G 800M/667M颗粒现货价已跌至1.5美元。一直以来,DRAM制造商都在成本线上挣扎,从第二季度数据来看,DRAM厂商除三星外全部亏损。即便身处如此窘境,长期以来DRAM大厂为了保住市场占有率,没有一家提出减产,致使价格无回升之力,各厂商深陷“囚徒困境”。

  日前,力晶(Powerchip)对外正式宣布,将减少10%至15%标准型DRAM投片量,相当于每月将近1.5万片12英寸产能。随后,力晶的战略伙伴尔必达(Elpida)也宣布,9月中旬起减少DRAM 10%的产能。听到这样的消息,犹如看见众囚徒中出现了两位企图走出困境的勇士。

  减产背后

  对DRAM厂商来说,市场占有率非常重要,这也是诸多厂商虽亏损犹生产的原因。力晶和尔必达减产,如果是以损失市场份额为代价的话,即使价格有所回升,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如果竞争对手乘势进一步扩产,减产厂商只能白白损失市占率,得不偿失。因此个别厂商单独减产绝非理性行为。那力晶和尔必达为什么会减产呢?

  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价格确实已跌至边际成本之下,越生产越亏损;另一方面,长期供过于求使库存积压严重,即便产量减少,巨大的库存保障仍可维持供应,因而不会波及市场份额。综合这两方面,暂时减产倒也不失为一种思路,在不损失市占率的情况下减少生产亏损、消化库存。

  但是,这种减产势必无法长久,一旦库存量消化到一定程度,产量无法维持市占率时,减产厂商决不会牺牲市占率而将减产进行到底。9月初,尔必达宣布在苏州建12英寸DRAM厂,2010年投产,月产能8万片。这样的产能建设项目与当前的减产计划联系起来,似乎可以明确地得出一个推论:减产只是暂时的。

  大厂围剿

  存储模块厂商威刚董事长陈立白表示,现在上游DRAM厂商面临的早已不是赚赔问题,而是生存游戏,唯有所有厂商一起减产,DRAM市场才有救。实际情况确实如此,个别厂商减产对市场的刺激作用十分有限,所有厂商一致减产才能形成合力,挽救DRAM跌跌不休的价格。但这仅仅只能是一个幻想。

  让我们分析一下DRAM双雄三星(Samsung)和海力士(Hynix)面对竞争对手减产会作何反应。三星目前是DRAM的龙头厂商,今年第二季度市占率为30.3%。实力雄厚的三星现金流充沛,在价格大战中拥有足够的筹码。这样强势的厂商面对竞争对手减产,会作如何反应呢?会不会也减产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更为合理的逻辑是,趁竞争对手感到价格压力之际,进一步扩产施加压力,导演洗牌大戏,巩固地位。

  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二位的海力士近来遭到尔必达的挑战,第二季度两者的市场占有率仅相差4个百分点。缠斗之际,忽闻对手减产,海力士又将如何考虑呢?答案应该也很明确:乘势追击。近期海力士的一系列举动均有弃NAND flash保DRAM之意。8月初,海力士下调全年NAND flash增长率,被指意在集中精力保住DRAM老二之位。资源集中后,海力士为价格战争取到了筹码,在对手减产时可乘势追击,扩大市场占有率优势。日前继力晶和尔必达宣布减产DRAM之后,海力士宣布减产NAND flash,不知这是不是海力士为了发力DRAM而做出的又一牺牲。

  存储器市场已变得十分复杂。众厂商均被困于深深的陷阱之中,无力自拔却互相厮杀。或许在长期的资本投入和产能扩张拉开帷幕时,就注定了这是一场悲剧。厮杀仍在继续,囚徒们不可能都全身而退,市场就是这般残酷……

  欢迎转载,信息来自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关键词:DRAM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稿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交稿,欢迎大家砸稿过来哦!

联系邮箱:334298780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https://www.dzsc.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资讯

热点排行